•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江南愤青:互联网金融的现状与未来

2015-04-08 12:30:07作者:江南愤青 编辑:
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到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机构是否构成冲击?银行做电商是否靠谱?

        否则在当前的整体体系下,单纯通过互联网金融,来改变我国的金融乱象甚至作为金融补充的意义都不是特别现实,无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互联网,他们的本质也是属于金融,也是必然从属于金融逻辑的,在这些大的框架制度性变革不改变之前,互联网金融即使颠覆了当前金融机构,也一样会跟目前的银行机构一样,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赶走一个暴君在来一个暴君的概念。

七、银行做电商靠谱不?

        在汹涌而至的互联网大潮之下,银行业要去思考的地方的确很多,但是目前自己感受下来,感觉银行过高的估计了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影响,处于非常茫然和彷徨的局面,主要体现为各家银行都在设电商,我自己就感觉有点非常诧异,当然我并不是说否定去做电商这样的行为,但是要建议银行做电商之前,要先弄明白,做电商的目的是什么?电商对金融的渗透到底有多大,是否只有介入电商才是互联网金融?

        第一点我个人感觉银行去复制一个淘宝出来实际的意义也是非常有限的,可以说电商进入金融领域是较为自然的事情,因需求而导向的模式是正确的,但是金融进入电商,个人感觉不是很能找到合理的逻辑,基础性优势在哪里呢?暂时没想明白这个问题。但是前面论述了,电商对金融的整体贡献会非常有限,至少我是看不明白银行期望从电商身上获得什么?如果指望重新再造一个淘宝出来,实在是可能性很低,从做金融的角度来看,意义也很有限。

        但是换个逻辑看问题,如果能通过电商,让银行更好的能理解和认识市场,可能意义就非常大了,银行这几年有危机意识其实是很不容易的,至少在前几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一直在体系内的银行高官长期不贴近市场,坐南朝北惯了,不懂民间疾苦,现在让他们有危机感,总归是好事情,更好的认知和了解市场,通过电商的运作更明白和理解互联网逻辑,对银行的持续性发展的好处还是极为重大的。而电商又是互联网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在这个领域内能有所学习,纵然失败,也是值得尝试的。我一直说无论我如何不喜欢马云,但是不能否认的是马云是极其优秀的,能在这个毫无门槛和壁垒的行业里杀出一条血路,是极其不容易的事情,每天都是在为生存而战斗是互联网行业,颠覆和被颠覆是每天的主旋律,甚至还要自我颠覆,难度极其大,这种竞争状态下的企业才是有战斗力的,到这个市场上,去转转,总归不是坏事情。

        另外一方面,银行做电商,虽然逻辑的确不是很看的明白,但是有一点立足于银行庞大的客户群,本着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角度,尤其是客户基数极大的银行,在银行的客户体系内形成资源的充分挖掘和使用,也未必不是不可行的道路,虽然规模未必能做的很大的,但是精细化生产之后的效益也会非常的明显,把最终的目标定位于优化银行生态体系,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差异化服务,提高客户的粘性,而未必要电商盈利从而让客户更喜欢停留在银行体系内,如果真能以这个为目标精耕细作,或许也是条道路也未尝不可。事实上,招行曾经有过非常成功的案例,就是信用卡积分电商公司,只是后来被打趴下了而已。

        现在也还有不少银行在想做P2P业务,我也非常的诧异,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理解的是,为什么会出现P2P这种模式?一方面是因为银行不能服务到P2P这个层面的客户,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P2P平台无法成为银行,所以不得不进行P2P的操作,现在银行去做P2P业务,就如同你扔了一把利剑,却去捡一块石头,然后跟野蛮人去打架一般的幼稚和无知。

        更何况银行本身也是有P2P的模式存在,我们现在所说的大量的通道业务也好,或者投行业务也好,不就是P2P业务么?最终的核心其实还是取决于你怎么去做P2P机构这个领域内的客户问题,跟模式其实并不关键。P2P的本质,其实就是典型的银行表外业务而已。

        所以,无论做电商的提议也好,还是做P2P也好,都反映了银行在当前解决的困惑和茫然,现在的这种茫然,是面对新兴事物的认识不够的结果,也是过去一直处于封闭环境里优越感太大的结果,如同动物园出来的老虎在路上碰到了一条狗,被逼的不知所措了。我记得建行研究部还花了很长的一个篇幅来分析余额宝,还把余额宝服务费的收取方式定义为创新,还有将其投资收益简单理解为存款,我都表示很震撼,在脱离业务一线之后的坐而论道,不贴近市场后面对新兴生态进入,导致的手足无措,愚昧无知,非常的典型。这种应对不足,目的不明确的草率跟随战略,不单让员工陷入更为迷茫的境地从而形成不了战斗,还会无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却最终不知道在干什么?一个没有目标的团队,一个没有方向的战略,走到最后,就是费钱费力。在聪明的团队都是完蛋。

        我自己给银行的几个建议,并不是立足于业务层面的,而是思维方式层面的,第一个层面其实是做好无法按照以前增速的准备,过去几年银行顺风顺水,每个行每年都大发展,一年一台阶,这种可能性已经不可能了,经济发展速度趋缓,金融改革加快,银行的好日子到头了。过去实质占据90%的银行业被逐步的切割是必然的,美国三十年前,银行业就已经是苦逼的日子了,中国也不太会有所太大的区别。要有坦然的心态要接受业务发展衰退的局面,很正常,从国外利率市场化的一段时间内来看,大量银行倒闭破产也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从容淡定,专注聚焦,学学富国银行,从不想有点没的,做好自己能做的,擅长的。虽然我不看好民生银行切入的领域,但是我却对他的做法表示认同,未来的银行必然是要从动物园里放出来,各自去找一块差异化市场去。如果找不到护城河的可能也就要接受死去的命运,一个没有金融机构破产的金融市场是可悲的,同时也是风险极大的。

        第二个层面是适应互联网技术大发展的年代,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战争不是银行跟互联网之间的战斗,其实还是银行间的战斗,银行的淘汰分化是未来的主旋律,在这个过程中,更好的应用互联网技术,融合互联网思维的金融机构,可能会有竞争性优势,如何实现这个转变,可能是未来银行业要去仔细考虑的核心点。

        互联网技术,要结合数据的应用,现在很多银行都派出人在学习大数据,但是很可笑的是他们连自身的基础性数据挖掘工作都没做,我一直觉得现在谈大数据应用还过早,在此之前,不烦先做好小数据的应用,银行拥有庞大的客户数据,如何优化自身数据,通过数据优化提升运营效率,可能更容易出效果,也为大数据的运用提供合理可行的实践。

        互联网思维,我个人感觉是主要核心是客户体验之上的思维,同时尝试用户导向的思维方式,互联网将陪伴着我们的下一代成长,从他们诞生之日起就在互联网之上应用,面向下一代的人行为习惯,思考方式,适应他们,而不是让他们适应金融机构。让更多年轻人来考虑年轻人的事情,改变目前银行体系内的层层汇报的决策方式可能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点了。因为我们70后永远想不到00后的脑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文章来源:i黑马)
 

首页 上一页 5 6 7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

专题互联网金融
江南愤青:互联网金融的现状与未来

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到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机构是否构成冲击?银行做电商是否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