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面向互联网金融的银行业务模式创新

2014-09-15 10:35:51作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营运中心 李小庆编辑:金融咨询网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银行服务业务变得越来越个性化、网络化,金融服务不再依靠物理银行,而且行业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对此,商业银行面临转型压力,包括其经营模式和经营意识的转型,并实现以客户体验和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业务创新。

在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新挑战下,商业银行面临转型的巨大压力。银行要建立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增强客户粘性,在互联网金融大潮中寻找自己的立足点和支撑点,就必须不断创新现有的业务模式,不断寻找新的业务机会。在互联网经济时代,银行要改变传统的通过物理网点不断扩展来拓展业务的方式,基于互联网金融的思维,依托信息科技、互联网技术,以面向客户服务为核心,注重客户体验,建立互联网链式的金融服务渠道,低成本、高效率地拓展客户规模;打造开放式金融服务平台,面向互联网链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通商品生产交易全流程的业务链条,实现全景式金融服务。

一、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随着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公司和积极推动手机支付的电信运营商,凭借先进的信息科技和创新的商业模式率先侵入了银行业务的核心领域之一的支付领域,引起了银行业的高度关注和警觉。它们以商品交易链为依托,不经过银行支付中介而直接完成资金的转移,颠覆了银行的传统业务模式。除了第三方支付公司和电信运营商外,大型的电子商务企业和领先的互联网公司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商业模式,建立商品交易全过程的互联网支持链,并将其商品交易、服务不断拓展,侵入传统的综合金融服务领域,它们与银行金融服务领域交叉和竞争的趋势愈来愈明显。

        1.金融服务脱媒化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使得银行的传统业务受到较大冲击。第三方支付公司和领先的互联网公司在打造网络购物、供应链服务等核心业务的同时,加强供应链上的金融服务,提供在线支付、资金清算甚至小额贷款服务。随着商品实际交易量的增加,依托平台优势不断聚合大量的客户信息和实际交易数据,这些公司形成大数据资源,对大数据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掌握客户的交易偏好,获取客户的交易行为特征,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将其商品买卖等基本服务延伸到结算、融资、贷款等领域,逐步打造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平台,从而不断蚕食传统金融机构控制的部分市场。比如阿里巴巴、京东商城将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集于一身,凭借大量客户信息、交易数据,加上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出色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银行的强劲对手,而银行在实际商品交易环节与客户交易中缺位,逐渐沦为商品交易后台,相关金融服务又被不断蚕食,其金融中介的角色在不断地被边缘化,甚至商品交易过程中资金流动完全脱离银行。

        2.服务个性化

        由于互联网模式的开放性和产品的共享性,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用户在以几何级的速度增长。电子商务企业拥有大量的客户,每个客户的单次贡献度虽然不高,但对网络交易的持续的偏好成为互联网商业平台生存的重要支撑。当前成熟的电子商务企业正在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资源,已经进入流程化和精细化的管理和运作阶段,越来越注重对交易数据和客户的行为偏好进行分析和研究。它们充分掌握了客户消费行为数据,且具有强大的分析能力,充分利用客户信息及交易数据挖掘客户的金融需求,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和偏好性需求,打造具有个性化、特色化的产品和交易服务,主动推送客户感兴趣的产品组合和个性化服务,形成闭环的生态体系。

        3.金融服务竞争炙热化

        银行面向互联网的金融服务方面的竞争日趋炙热。随着新型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网络贷款等新兴业务不断发展和壮大,对金融业务高度敏感的银行也意识到这是一个快速发展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机遇。对电子商务及支付具有先见之明的银行,及时与新兴的支付机构进行深度合作,以获得先发优势进入新型商业生态,提供网上结算产品,吸纳客户选用其金融服务产品,从而间接吸收资金流。现有部分银行甚至构建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商品交易业务,在新型商业生态中较好地获取客户的信息,并使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交易资金更多地流向自身,从而在新型商业生态中的占领一席之地。

        4.网络商业渠道主流化

        随着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不断创新,互联网的快捷性和直接面对客户的优势已经日益体现出来,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商业渠道,亚马逊、阿里巴巴、天猫、京东、当当等依托互联网发展网上零售业获得了快速的成长,对传统零售行业开始攻城略地。传统零售业正在向互联网企业转型,沃尔玛、苏宁、国美等传统企业也纷纷试水互联网,在互联网上拓展传统业务。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网络营销,借助网络媒体、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进行形象宣传,投放产品和广告,进行售前售后服务,征集客户意见和建议。而银行借助电子银行这一互联网商业交易支付的重要渠道,也在快速开拓相关金融服务领域。电子银行契合了互联网发展思维,符合商品网络交易金融服务需求,适应互联网链商务发展的趋势。因此电子银行渠道逐渐发展为银行交易的重要渠道甚至成为主要渠道,这逼迫银行转换经营思维,提供线下线上有效融合的金融服务。

        5.经营模式开放共生化

        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对上下游企业和客户的耦合作用,使得商品交易链变得多样,利益选择和合作增多,不管是企业还是银行,均要以竞合思维培育良好的生态链。未来的竞争将是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以开放平台为典型代表的技术模型和互联网商业模式已经风靡多个商业领域。基于开放平台,企业可以快速地吸引客户,洞察客户的需求,并根据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并不断优化相关产品及服务流程,降低产品生产、营销和服务成本。苹果iPhone手机推出伊始,其市场占有率只有0.3%,但在推出开放平台App store之后的第一年,其市场占有率一跃而升为16.6%。正是App store推出之后,让第三方应用如雨后春笋般迸发出来,各类基于iOS的应用越来越丰富,丰富的应用又促使iPhone热销。当前中国的运营商正在整合自身的业务数据,积极打造开发应用平台。中国移动近期联合十四家产业链伙伴启航移动平台的开发合作,中国移动面向第三方集中发布了“MM移动应用超市”、物联网、电子商务、位置、飞信五大开放内容,以增强第三方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销售能力和服务能力,实现向产业链的技术支撑,试图打造移动互联网商业生态圈。

二、面向金融互联网的银行转型思路

        在互联网环境中,微需求和微服务更显重要,大量的个性化服务和碎片化需求需要制定有别于传统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传统领域标准化一成不变的金融服务方式不再强势。互联网企业不但逼迫银行放弃“高富帅”的形象,使得金融服务越来越普及化和大众化,追求普惠金融和个性化金融服务。全能型、个性化和定制的金融服务方式,将会成为银行未来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向。

        1.转变经营意识

        当前较多的银行从业人员特别是长期从事传统银行业务的管理层,受工作经历、知识和阅历的限制,对互联网的发展认识不够深刻,未能意识到互联网时代客户需求、商业模式和金融服务模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对互联网时代银行的发展方向、经营模式、客户营销及金融产品创新和管理,缺乏清醒的认识和清晰的定位。在物理网点功能布局方面,大量传统的、本可在线上完成的标准服务,占据了有限的银行金融服务资源,在营销高端客户和理财服务方面往往与需求不能匹配。电子银行仍然被一些银行视作为物理渠道的辅助和业务流程的部分环节,未能充分发挥其标准服务的主渠道作用。

        2.经营模式需要转型

        第三方电子商务公司依据互联网技术打造创新的金融服务平台,加剧了金融脱媒。虽然在短期内,互联网金融会对银行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不会带来质的改变,但从中长期来分析和判断,各类平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将会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将会不依赖银行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金融生态,对银行的支付融资、资金管理等金融服务功能形成全面的挑战。因此,银行需要积极应对,未雨绸缪,在互联网环境重新界定和发展金融服务功能,基于互联网平台研发和创新金融产品,在互联网金融生态中占据一席之地。

 1 2 下一页 尾页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

业务互联网金融
银行如何把握金融互联网的机遇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给银行诸多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金融为银行发展和培养了更多的电子渠道用户和使用习惯;带来了更宽松的监管环

业务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发展策略

新的金融形式 “网络金融”,它是在实体金融服务活动运作模式、市场以及流程上的巨大创新,也是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新闻行业观察
银行业备战互联网金融的“六种武器”

四大行的竞争就是比谁更好地克制官僚性,把现成的利器加上对互联网精髓的理解,利用好这“六种武器”,银行业在未来金融大战中才

业务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银行业发展策略

互联网与金融的深度碰撞、现代信息科技与金融的渗透融合已成为现代金融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贷信息技术,正

新闻特写
洪崎:互联网金融的逻辑

银行必须为自身注入互联网基因,不仅包括市场端的产品、渠道的金融互联网化,更包括银行的运行平台、决策体系,都要遵循互联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