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移动金融视角下的理财业务

2017-03-15 17:32:24作者:中信银行电子银行部副总经理 董明编辑:金融咨询网
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的特点,使银行有机会以更便捷的方式满足客户的财富管理需求。投资理财业务是银行践行普惠金融理念的最佳载体之一,探索移动金融视角下的投资理财业务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目前,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触网的主要方式,移动互联网对各行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其中也包括金融行业。银行业务传统划分模式是“存、贷、汇”,其中“存”不仅指储蓄存款,还应包括以投资理财业务为代表的银行在资金端为客户提供的服务。移动互联网浪潮下,投资理财业务“移动化”将是大势所趋;同时,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的特点,使银行有机会以更便捷的方式满足客户的财富管理需求。投资理财业务是银行践行普惠金融理念的最佳载体之一,探索移动金融视角下的投资理财业务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一、移动金融视角下理财业务的特征

  移动金融视角下的投资理财业务,不是仅仅将金融产品直接搬到手机上,而是充分结合移动互联网特征后对原有业务模式的重构和变革。移动互联网具有碎片化、场景化、个性化、互动化等特征,已经并将继续对投资理财产品和业务模式产生重要影响。

  1. 碎片化

  移动互联网使用场景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碎片化”的特征,意味着产品和服务应该被打散成碎片,供人们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选择和使用。传统的银行投资理财业务门槛比较高,需要理财经理面对面向客户解释产品并提出建议。随着移动金融的发展,投资理财服务具有从提供高门槛、复杂信息产品向低门槛、需求简单清晰产品转变的趋势。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宝宝类产品。这类产品的门槛非常低,起购只要1 元,而且没有时间限制,可以随时购买和赎回。在资产端,这类产品主要通过货币型基金投资于货币市场。于是“高大上”的银行资金存放、回购等业务,被包装成碎片化和低门槛的大众化的理财产品。另一个例子是众安保险等公司推出的很多互联网保险产品,其产品设计和交易方式都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碎片化特征。中信银行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积极创新,例如余额理财产品薪金煲,1 分钱就可以起购,具有自动申购、赎回和实时清算功能,我们还将其使用场景从线上拓展到线下,使其支持信用卡还款和ATM取现,与活期账户在使用上没有太大区别,却可以帮助用户获得更高的收益。

  2. 场景化

  移动互联网的碎片化特征意味着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服务,这就引发了产品和服务的场景化特征,即产品和服务应紧密结合人们的具体需求和使用场景。从投资理财业务来看,银行需要从传统上围绕资产端属性设计产品向围绕需求场景设计和打包产品转变。例如上文所述的宝宝类产品和互联网保险产品,其产品设计均直接对应用户理财或风险保障的某种具体需求,这正是场景化思维的运用。在这方面中信银行也进行了积极尝试。以前电子渠道的产品信息展示方式以货架式为主,通过产品列表和参数信息帮助客户选择。现在中信银行在手机银行推出了投资精选功能,结合客户的需求场景为其提供主题式的投资组合。此外,围绕出国金融这个场景,中信银行在独有的“全球签”签证金融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结售汇、速汇金、签证代理、存款证明、留学贷款、出国保函、境外保险等相关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场景在跨界连接上的重要价值,整合机票预订、国外救援等非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出国服务,满足客户在出国金融场景下的各种需求。

  3. 个性化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要求服务尽可能地便捷,这种便捷其实不仅体现在交互和体验层面,更体现在服务的内涵层面:服务应“ 按需定制”, 实现服务的个性化,减少客户的搜寻和决策成本。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分析客户特征的基础上提供服务。这就像新闻客户端中的“今日头条”,它根据每一个人关注新闻的特点进行定向推送,实现新闻信息的精准匹配和智能推送,形成了与传统门户类新闻媒体相比的竞争优势。从投资理财业务来看,虽然目前产品琳琅满目,种类繁多,但产品设计思路还是“批量”式的,每个产品仅针对某种特定的风险和收益组合设计与对接资产,无法匹配客户的实际特征,难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未来的挑战是,能否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准确刻画客户的投资偏好和画像,分析客户的投资需求,对金融产品进行定制和组合,为客户提供整体资产配置服务。目前很热门的智能投资顾问就是在做这样的探索和尝试。很多机构已在尝试,也有了一些初步方案,但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模型对市场的自适应能力、投资再平衡、资产配置业绩的衡量等问题,真正成熟的方案和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4. 互动化

  在传统的投资理财业务模式中,信息从资产端向资金端是单向流通的,信息的传导效率低,投资者和资产管理者之间具有很强的信息不对称性。而互联网本身有很强的交流和互动基因,移动终端天然就是人们沟通和社交的工具。我们相信,移动互联网未来会在互动化、社交化方面对投资理财业务带来深远影响:资产管理者和投资者可能会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更直接的交流和互动,投资理念可以更有效率地传导;理财机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可以识别具有相同投资理念的投资者,进而帮助他们进行交流,形成社群。

二、创新银行理财产品交易和销售模式

  在诸多领域内,移动互联网不仅在重塑产品形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也通过其开放性的特点改变着行业生态,使其向着开放式、去中心化的方向演化,从Airbnb(空中食宿)、UBER(优步)对于酒店、出租车行业的颠覆性影响可窥见一斑。投资理财业务是否也会有这样的发展趋势?下面从两个方面尝试进行阐述。

  1.创新交易模式

  传统银行理财产品的交易模式是中心化的,发行机构自己定价,投资者从发行机构购买产品。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交易模式是否可以是平台式、去中心化式的?即机构提供平台,帮助资产持有者和需求者进行交易,价格由交易双方根据市场环境决定,平台承担信息服务、交易撮合、价格发现的作用。中信银行研发了线上理财产品转让平台,目前的功能是解决资产持有客户的流动性需求,打造比传统理财质押模式更好的线上客户体验。未来,该平台将围绕交易撮合的理念进一步升级理财转让平台,争取形成交易投资活跃的产品交易市场。

  2.创新销售模式

  在传统投资理财产品销售模式中,理财机构负责制定销售话术、销售策略,理财经理通过网点获取客户,并进行客户关系维系,互联网渠道扮演的角色近似于交易工具。近年来,内容创业、共享经济蓬勃发展,电商内容化趋势显著,这启发我们,移动互联网是否可以在以下方面变革投资理财产品销售模式:打破销售的地域区隔限制;发挥碎片化内容的流量经营作用;去中心化的销售策略、销售动作。我们可以设想一种模式:搭建自媒体平台培育理财网红,经营客户;持续生成优质内容吸引客户,提升流量;通过微商模式改变销售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最终形成“优质内容+ 自媒体+ 网商”的垂直生态。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电脑杂志)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