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移动支付创新发展的深层次思考

2014-09-15 15:07:21作者:中国人民银行金融IC卡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李晓枫编辑:金融咨询网
政府的政策引导与规范,以及以市场主体为主,是移动支付能够健康发展的关键。从路线来看,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方向应该是:促进移动金融服务与金融IC卡融合,商业银行、通信运营商、中国银联的NFC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为主导,第三方支付机构、地方区域性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为补充,实现优势互补、多方共赢。

关注新兴业务风险,建立负责任创新意识

        3月14日,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下发通知,暂停支付宝、财付通的二维码支付和中信银行虚拟信用卡业务。3月17日,《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手机支付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及起草说明,见诸媒体。3月24日,人民银行正式回应媒体意见,表明鼓励创新与防范风险并行不悖,明确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五点考虑原则。4月10日,银监会与人民银行共同发文,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以上表明,人民银行作为我国支付体系的监管者,权衡安全与效率,对2012年以来的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初步立规立矩。

        实际上,我国的支付体系是层次化及边界分明的各类不同支付系统的组合结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的移动支付是针对个人与企业,或企业与企业支付需求的新一代零售型电子支付系统,因其随身在线、网络外部性、边际成本递减等显著特性,引起各方高度关注,会带动众多新参与者努力创新各类金融服务。因此,政府的政策引导与规范,以及以市场主体为主,是移动支付能够健康发展的关键。

        由于移动支付很容易发生跨界创新,诱发其他零售支付体系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发生。比如,我们注意到线上支付、移动支付注重无卡快捷支付的客户体验,却带来了日益增多的无卡交易(CNP)欺诈风险,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发展趋势,中国也不例外。因此,移动支付参与者应当建立起负责任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如前面开场一段话,监管机构也在跟踪观察,也会从风险管控、技术与信息安全等方面逐步明确要求。监管与创新不是对立面,监管机构已经意识到新参与者和新服务将会对支付体系带来新的风险。人民银行数年来致力于全国银行业银行卡芯片化迁移,是一项根本性的安全防护措施,旨在打击假卡、伪卡欺诈行为。虽然现在假卡、伪卡欺诈案例在逐渐减少,但无卡交易欺诈案例却在增多,并在2013年突出涌现,呈现增长态势。

移动支付发展格局分析

        目前,从提供移动支付服务的市场主体来看,全国范围内已经表现出三条平行的电子化建设路线。

        第一条是商业银行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线上是手机银行,走到线下是NFC,也就是线上、线下“持金融IC卡支付”的移动支付、移动金融发展路线。

        第二条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以线上手机移动支付业务为主,有三个方面的生态系统产生:一是以电商平台为依托,二是以社交商务平台为依托,三是以行业供应链信用支付平台为依托。

        第三条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是通信运营商自身或者与中国银联合作的移动支付,以手机钱包方式开展线上、线下的移动支付业务。

        三条平行的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会产生出5类重要的移动支付生态系统:

        · 商业银行手机银行+NFC移动支付生态圈;

        · 电商移动支付生态圈,如支付宝;

        · 社交商务移动支付生态圈,如微信支付;

        · 行业供应链信用服务移动支付生态圈,如易宝、快钱、汇付天下等;

        · 依托线下POS、ATM的通信运营商或者与中国银联合作的NFC移动支付生态圈。

        需要说明的是,依托电商移动支付生态圈和依托社交商务移动支付生态圈的,在核心企业主导下,系统性竞争已经打起来了,像今年初的微信红包、快的与嘀嘀打车之争;而NFC移动支付生态圈内的主体大而不强、发展移动支付的工作显得零敲碎打、广种薄收,通信运营商与金融机构有了初步合作,但尚未形成紧密合作。另外,这5类初生状态的生态系统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如供应链移动金融,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做,商业银行也更有优势开展;微信公众号也能够成为商业银行开展网络金融业务的双边市场平台。所以,它们之间是竞争、渗透、博弈与合作的关系。

        我国的移动支付电子化建设主体,除了上面提到的三大系统性服务提供者外,还应注意政府的角色。有经济实力和前瞻性眼光的地方政府将会以“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化消费”为抓手,促进政府服务转型,大力支持本地专业化服务企业开展区域移动支付生态系统建设。透过移动支付嵌入到城镇市民社会化活动场景中,提供各类公共事业服务缴费、公交、便民服务消费、旅游以及投融资等以移动支付为基础的服务。

        提出市民“手机一卡通”目标的区域移动支付生态系统建设,它们将会是构成我国移动支付开展的一个重要的补充,是半条移动支付电子化建设的路线。我们观察到,部分地方政府“手机一卡通”移动支付技术路线,线上是第三方支付方式的移动互联网支付与收单,线下则是NFC与RFID技术。这里,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其实不必纠结于央行是否放开二维码技术应用于线下支付,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选择NFC或RFID技术,更安全也更有利于线下资源共享与合作其赢。

        2014年,市场各主体已全面进入移动支付前沿阵地,现在仍然是跑马圈地、培养消费者移动支付消费文化习惯的阶段,创新、竞争、博弈、收购、O2O等词汇将充斥于媒体,是否会是一场“赢者通吃”的赛跑?逐鹿中原、鹿死谁手,有待观察。

 1 2 下一页 尾页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