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ComStar外汇资金交易管理新模式

2016-06-06 14:04:46作者: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刘国强 汪宏斌编辑:金融咨询网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为适应市场需要,开发推出了ComStar外汇资金交易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及监管机构的新要求,通过与交易中心银行间市场的外汇交易系统无缝连接,为市场成员提供了更为高效、便利、安全稳定的外汇资金业务管理。

央行启动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实现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考虑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取得了较大成效。而汇率的波动为银行外汇资金管理带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为适应市场需要,开发推出了ComStar外汇资金交易管理系统,帮助银行间外汇市场成员建立从前台的总分敞口抛补、交易审批及投资组合管理、损益分析、敞口管理,到中台的风险监控、资产估值,及后台的清算/结算、账务管理的一体化直通式处理平台,提升市场成员在外汇资金业务管理、风险管控等方面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该系统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及监管机构的新要求,通过与交易中心银行间市场的外汇交易系统无缝连接,为市场成员提供了更为高效、便利、安全稳定的外汇资金业务管理。

一、外汇资金管理业务分析

        在国内金融市场方面,近年来银行间本外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产品创新持续活跃,市场主体不断增加。随着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利率市场化进程持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和中长期利率趋向市场化。在金融脱媒背景下银行将面临更严格的资本充足率压力,银行对于资金业务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绩效管理发展的需求也不断提高。

        外汇资金交易管理系统一般由外汇牌价、总分行敞口抛补、前台交易/敞口管理、中台风险控管、后台账务及清算几部分功能组成。

        在ComStar推出市场前,金融机构要实现一个完整的外汇资金交易管理方案,其耗费的资金和人力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尤其是需要有各方面的专业人员等,这不是一般中小金融机构所能具备的条件(如图1所示)。

图片1.jpg

图1 金融机构系统建设面临的挑战

        总分行、前中台、后台都需要使用市场数据,离散的系统模块不能共享市场数据,意味着每个系统都需要重复接入。同时还有一些基础数据需要专业人员持续维护,比如货币节假日、银行间新加入的货币对、交易对手、估值曲线数据等。

        即使各模块之间可以通过接口实现一些数据的交互,但实际上这样远远不够。每个系统有各自的估值与算法,导致前后台的数据不一致。

        同时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快速创新,新的用户需求在固有的系统上很难实现,即便重新开发升级也无法适应中国市场,尤其是在处理人民币时,有些特别的地方无法处理。

        对于持续增长的客户需求和企业转型的压力,金融机构需要一套既符合国际成熟金融规则、也能够适应国内市场快速产品创新的前中后一体化外汇资金管理系统。

二、全面的外汇资金管理功能

        外汇资金交易管理系统的业务架构主要分为总分行交易、资金前中台、资金后台、市场数据、成交渠道、后台接口、机构内部系统、机构内部用户等几个大的功能模块。外汇资金交易管理系统的业务架构如图2所示。

图片2.jpg

图2 外汇资金交易管理系统的业务架构

        总分行交易:总行可以向全辖各分支机构发布零售挂牌价、内部平盘价;分支机构及周边系统可以通过自动成交、手工询价、批量询价、自动批次等方式向总行抛补外汇敞口;生成询价行为、平盘交割、分行利润等各类分析报表等。

        资金前中台:为前台交易员提供市场数据资讯、价格图表分析、交易试算、交易管理、敞口监控、现金流分析等功能;为中台风控人员提供交易复核、投组管理、日终估值、损益分析、信用限额、授权管理,以及情景分析、VaR值分析等功能。

        资金后台:建立会计账户体系,为后台业务部门提供交易/事件经办复核流程管理,人民币/外币清算、核心账务处理。

        市场数据:接入银行间市场数据,如即期、远期、利率基准、拆借报价、IRS报价、波动率等,构造远期点曲线、收益率曲线、波动率曲面等。数据来自CFETS交易平台、专门人员维护、货币经纪报价、金融机构内部数据源等。各机构可用于生成全行外汇牌价,盯市/估值/风险监控等。

        成交渠道:通过各类直通处理STP接口,以及对外提供的标准API接口,全面集成金融机构在不同交易渠道达成的交易,如银行间市场CFETS平台,其他机构的单银行平台,机构内部零售/对公系统等。

        后台接口:支持连接不同的系统进行数据传输,如银行内部的核心系统进行账务处理,SWIFT进行外币清算,大额支付系统进行人民币清算等。

        机构内部系统:可以向总分行模块订阅牌价,通过标准API接口向总分行交易模块发起外汇敞口抛补指令。

        机构内部用户:登录资金交易管理系统的客户端,系统根据不同人员的角色,提供不同的服务。用户角色包括:分行/柜台、前台交易、中台风控、后台计财、运维监控。

三、稳定而灵活的技术特点

        ComStar系统充分集成了国际金融业务经验和国内实际的金融业务特色,建立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资金管理业务架构和技术架构,依托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会员专线网络,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增值服务。

        金融业的应用系统,既要确保业务的扩展性,也要满足持续地安全稳定运行。ComStar系统的开发采用了最为成熟而稳定的技术方案,它具有如下特点。

        稳定可靠的托管服务平台:ComStar系统与国内两大政策性平台、本币交易系统、外汇交易系统共享同等级的基础设施,同时还有两地三中心的灾备体系,确保了在专线网络下ComStar系统的稳定可靠。

        交易中心外汇资金交易管理系统由总分行交易、资金前中台、资金后台以及数据基地四个部分组成(如图3所示)。

图片3.jpg

图3 ComStar外汇资金管理系统的技术架构

        点对点不落地直通式处理:从分行、交易室、中台风控、后台清算全流程点对点不落地直通式处理。前中台驱动后台,确保后台的业务数据、事件与前台完全一致;所有业务无二次输入,真正做到“点对点”不落地;前中后业务数据修改全留痕。

        服务云模式: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采用SAAS级云计算方式提供外汇资金前中台服务。硬件虚拟化技术,构建了数据存储云,应用集成云,支撑前中台的服务运行。会员访问云端获得资源,资源按需分配,有效降低了市场整体成本。采用与银行间交易系统同等级别的安全标准,保障金融信息安全。与银行间外汇交易系统的市场数据、直通处理服务进行无缝连接。集中式管理,可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及监管新规,快速升级系统满足需求。

        完整的数据发布机制:数据基地统一维护数据,系统采用银行间标准IMIX协议下发,所有机构、下游系统均可同步使用。银行不需要再引入人民币相关的数据源,可以直接达到损益盯市,及市场分析的目的。降低了基础数据维护的成本,同时保证了总分行、前中台及后台数据的一致性。提供良好的引入外部数据机制,及IMIX标准API,可以接入经授权的数据。

四、良好的市场应用效果

        交易中心通过ComStar外汇资金交易管理平台,向金融机构传递先进的投资组合管理理念、风险管理文化、衍生品套期保值知识等,使得金融机构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和实践了国际市场发展近百年的外汇管理经验。

        同时,ComStar系统在满足不同的业务类型、产品品种、客户数量、业务地域范围、合作机构扩展等的前提下,确保金融机构业务操作能够满足监管要求、流动性管理和风险控制。同时还考虑到了对新增业务的支持、渠道的拓展、客户信息的整合,支付结算平台的连接,并且提供强大的数据服务能力。

        ComStar外汇资金交易管理平台,自2012年8月投产以来,至今已有近30家机构使用,包括境外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商行、财务公司等。他们通过使用ComStar系统,在流程管理、风险监控,资金效率等方面协助这些银行取得了长足进步,极大地推动了外汇业务的发展。

五、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ComStar外汇资金交易管理平台一方面借助交易中心的数千家会员网络,收集与获取最有价值的业务建议;另一方面用户不断提供新的业务需求。ComStar随着市场需求和监管要求的持续改进,产品与功能逐步扩展,使得每一位用户都能与时俱进,掌握最新的业务发展趋势以及更便捷的业务功能。

        在产品推出的三年时间里,从最初只支持中国银行间外汇交易,到加入代客、内部交易处理,再进一步扩展到国际市场、离岸人民币;从只支持前中台交易/风险管理,到加入后台会计/清算处理,再进一步扩展到全行外汇牌价、总分交易,机构内部外汇资金的快速流转。根据市场的反馈,后续计划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与建设:

        (1)深化外汇衍生品业务的支持,增加Digital/Barrier期权,以及RR、Butterfly、Spread等组合期权。同时,支持通过自定义组合策略管理复杂结构性产品。

        (2)加强人民币及外汇资金整合,提供整合的风险管理、客户授信、现金流、损益分析、统计报表等功能。

        (3)在统一数据基地的基础上,为一些有迫切需要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前中台落地服务。

(文章来源:《金融电子化》杂志)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