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支付清算行业发展若干趋势展望

2017-07-03 16:44:37作者: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政策研究与宣传部主任 陆强华编辑:金融咨询网
近年来,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结构以及需求形态等发生明显改变,支付清算行业发展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随之增加,既提供了丰富的机会,也在各种力量变化对冲下可能使行业发展进入平庸时代。

2017 年,我国支付清算行业在快速发展后将进入显著调整期。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结构以及需求形态等发生明显改变,支付清算行业发展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随之增加,既提供了丰富的机会,也在各种力量变化对冲下可能使行业发展进入平庸时代。岁末年初,梳理我国支付清算行业发展趋势,更多是基于不确定性下的可能发展路径的判断与展望。

支付清算行业进入各项政策的全面落实和消化期,监管趋严

        2015~2016 年,人民银行等部委就支付清算领域密集出台了10 余项重大政策。简单罗列后,便于我们审视此一阶段的支付监管改革全貌。这些政策包括《非银行支付机构分类评级管理办法》、《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卡风险管理的通知》、《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奖励办法》、《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关于落实个人账户分类管理制度的通知》、《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等等。

        这一系列政策可分为几个类型。一类是加强管理规范、风险防范的,均有实质性举措,比如分类评级、银行卡风险管理、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等等。一类是推动改革的,比如账户分类、刷卡手续费改革以及信用卡利率市场化等等。一类是对外开放的,主要是银行卡清算市场的开放。

        总体看,监管趋严的态势显而易见,对支付市场生态将产生重大影响。如此密集的政策要落实和执行到位,乃至达到预期目标,保持行业稳定有序发展,2017 年是关键年。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推进,合规要求的不断提升,对打擦边球或纵容违规等行为的约束将越来越强,市场竞争更趋公开透明,整体行业将进入稳定规范的发展时期。支付清算行业的首要任务就是落实政策,实现经营和市场策略与之匹配,做到合规经营,稳健发展。
 
防范风险成为支付清算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2016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中求进,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2017 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稳定在6.5% 左右,增速回落对习惯高速增长的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会产生压力,甚至促使一些薄弱领域暴露风险。同时,制造业竞争力下降、去产能任重道远、银行不良率上升、金融市场风险暴露、保持币值稳定压力趋大等问题构成了现实挑战和压力。
 
        在这种形势下,稳定发展、不添乱是支付行业的基本要求和底线。监管部门与市场必将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务求平稳,确保不发生行业性风险,重点防范资金性风险、业务系统重大宕机风险以及较大规模的违规事件风险。一旦出现问题,监管部门绝不手软。在防风险的主体基调下,原本无力推进“深水区”改革以及涉及重大利益的监管举措将破局出台。支付行业将从注重效率和市场拓展的“狂奔节奏”转向关注效率和安全的“稳健状态”。市场主体的经营策略要做出调整,在求发展和防风险之间做好平衡,更加注重防范风险。

支付服务的扩张力不断增强,市场规模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既得益于效率的提升,也获益于市场的扩容,二者形成良性互动,推动了业务规模的高速增长,实现了技术和业态创新的帕累托改进。现代化支付方式覆盖到更多的商户和经济活动中。

        近年来,随着受理成本的降低和市场推广的加强,受理商户数量以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有理由相信此扩张速度将继续保持。
 
        首先,规模效应和受理成本降低将推动受理网络的延伸。中小商户和二三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的受理网络还未覆盖充分。其次,现金使用率比较高,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16 年餐饮消费调查报告》显示,餐饮业现金使用率高达28%,现金替代潜力巨大。再次,支付效率的提升促进业务规模的增长。比如二维码支付、各类PAY 产品等移动支付业务在小额零售领域的推广,必然取代部分传统支付产品和现金,形成新兴支付业务的增长极。
 
支付市场的经营策略和模式更加丰富,趋于分化

        支付宝、财付通在线上支付C 端占据大部分市场。在B 端,垂直行业支付市场以及增值服务市场依然有发展空间。支付服务利用专业化优势深入企业的财务资金网络,通过高效支付与企业的应收款、现金以及资金调度、结算等结合,打通资金环节和通道,大大提升企业集团的财务效率,帮助企业整合内外部财务资源、提高资金运用能力。收单端也形成了多样化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策略。最近比较热门的智能POS、聚合支付,包括支付的大数据运用等,都会推进基于支付的深度创新和应用。同时,银行开始加强争夺支付市场,如网上和手机银行转账免费、推出银行版二维码支付产品等,支付市场格局将逐步发生变化。
 
支付对新零售、新产业的塑造和助推进一步强化
 
        整体服务环境的变化,将深度影响支付产业的发展。线上和线下经济从“相爱相杀”到“最终融合”,将重塑商业经济模式。其最大驱动力在于消费者需求的“综合化、全天候”特征。很多互联网企业从纯线上渠道开始向线下实体渠道拓展。线上经济同样面临互联网红利衰减、假货控制难度大、诈骗风险高发等问题。线下实体的困难则在于高昂的物理场所整合成本。因此,通过融合、形成互补,才能进一步开拓新的生态格局。融合活动的主导方可能在线上亦可能在线下,目标是打造纵横交错、自由穿梭于线上线下的支付业务。
 
        此外,支付终端的智能化和成本的降低,使得中小商户能够轻松融入支付受理体系,享受基于受理终端的集成式服务,比如集合营销、存货管理、消费者信息分析等。基于支付受理商户数量的激增,新生态环境将进一步提升中小零售业态的经营效率。
 
创新进入空档期

        从前几年的经验看,每隔一段时期行业就会爆发“现象级”创新。2013 年前后,快捷支付的普及改写了行业格局,铸就了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发展成绩和市场份额。2015 年,二维码支付成为支付行业的“现象级”创新产品,也标志着战火从线上烧到线下。下一个风口在哪里?能不能实现支付创新的“三级跳”?
 
        结合现今环境看,远程开户可以视为风口,但在短期内很难实现。聚合支付、智能POS 等创新并不具备“现象级”的潜能。从目前的创新储备、需求情况以及监管态势看,2017 年将是支付创新的“储备期”,更多的是消化或依靠前期创新、“小步”创新。

支付金融化趋势更加显著
 
        支付与金融的融合更加深入。一方面,数字化金融产品对科技的依赖不断增强,线上金融服务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支付需求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基于支付服务衍生或关联的金融服务将快速增长,如在C端用户群体中衍生出的消费金融、现金贷,以及企业端的现金管理等。

        支付机构向金融服务的延伸更具竞争力。支付天然就是金融服务,连接商户和消费者,具有资金流和数据流优势。支付主体已经在这方面展开布局,在国家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治理整顿的背景下,支付主体的牌照、风控、市场资源以及占位等优势将突显。而不利影响在于监管收紧对支付主体金融布局的负面效应。
 
        市场形势已经倒逼支付主体的业务转型,特别是随着“96费改”的实施,支付市场的费率水平不断下降、套码空间基本消失,佣金收入增长压力不断增强,单一盈利模式发展空间有限。基于此,支付主体推动支付关联服务和金融化服务的主观驱动力越来越强。
 
跨境支付快速发展,竞争从国内扩展到全球

        跨境支付依然是市场痛点,属于蓝海市场。预期2017年将成为跨境支付的“爆发年”。一方面,国内支付监管趋严。另一方面,国内市场格局基本形成,增长点明确,想象空间受限。未来几年,国外市场将成为新的决胜领域。
 
        目前,支付宝等支付机构已经逐步占领东南亚、港澳台和日韩市场,逐步向欧洲地区发展,跟随中国人的海外消费足迹。中国银联加紧拓展全球受理网络,取得了积极进展。同时,境外发卡加速推进,截至2016 年11 月底,在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超过6800 万张银联卡。国际卡组织的进入,将形成强大助推力,特别是境外刷卡消费市场将会呈现新态势。另外,SWIFT 组织更加重视中国市场,在报文格式、服务标准等方面加强本土化推广,促使中国支付市场更好地融入全球支付网络。
 
支付产业精细化发展和资源整合进一步增强,支付市场发展受资本力量影响
 
        如果没有颠覆性技术、商业模式创新的强激励,支付产业在2017 年将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期。对于市场主体而言,可行的策略要么是稳固市场,精细化梳理机构组织和业务拓展体系,夯实合规基础。要么整合资源,通过收购、协同、联盟等多种形式,实现业务的增进。2016 年,收单机构结成代理联合体,在机具采购、费率政策、平台运营上更具竞争力。这既是抱团取暖的市场反应,也是未来产业整合的先兆。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支付市场趋于成熟,业务模式稳定,资本进入收获时期。支付宝已经开始筹划IPO,部分支付机构亦已开始引入资本或在不同的资本市场谋划上市,形成新的内部治理结构。资本将成为影响支付市场发展的新生力量。
 
        在人民银行明确短期内不会再继续发放新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后,企业集团寻求通过并购支付机构获得支付业务的市场许可,继小米之后,美的、恒大、美团、唯品会等企业也纷纷加入投资并购支付公司的行列。一方面的动因是构建生态闭环,另一方面是为了通过支付业务进入线上金融服务领域。众多企业集团的进入,既有资本的力量,也有产业的驱动,这些新生力量必将重构现代支付市场的新格局。
 
清算市场再起波澜,更为开放、公平

        银行卡清算市场开放已成定局,双标识卡逐步退出市场。国际卡组织进入中国市场后,其商业模式、服务理念以及风控经验将对我国银行卡产业产生搅动效应。国际卡组织发行的单标识卡在境外市场保有品牌、受理和服务等多重优势,对于经常出国的高端人群独具吸引力。同时,国际卡组织与中国银联将形成同盟,与支付机构展开竞争,有利于发挥协同效应,增强银行卡产业在运营和服务方面的竞争能力,稳固银行卡卡基产业的市场地位。
 
        此外,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将登场。相比于原有直连模式,增加一道清算环节,成本必然增加。支付机构是自我消化,还是提高收费水平,要视市场情况而定,但长期看会提高收费,以覆盖成本、获取利润。另一方面,对现有商业模式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互联互通的影响,二是对备付金存管模式的影响,此两点影响还需进一步市场观察。(注: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单位观点)

(文章来源:金融电子化杂志)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