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商业银行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探讨

2012-12-12 15:53:49作者: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分行 刘威编辑: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为了提高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有效地减少非计划的业务中断,并保障在重大灾难性事件发生后关键业务的连续运行。

         信息系统的运维管理需要通过日常维护和流程管理来保障应用、服务的可用性和业务的持续运作,其工作内容不仅包括对系统应用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评估、调整,还需要通过合理的制度、流程设计和实施来避免影响业务连续性的故障发生,以及通过预先定义事件响应和应急措施,快速解决生产故障,恢复系统运行。

         1.构建统一、开放的运维管理平台
         通过建立统一、集成、开放和可扩展的运营管理平台,实现对各类运营事件的全面采集、合理分析和及时处理,实现运维工作的智能化和高效率。

         第一,对信息系统基础架构和IT服务的运行状况进行持续监控是积极管理的基础。运维管理平台应部署集中监控系统,实时对各类基础设施和IT服务的可用性状况进行检查,尽早发现电源、网络、服务器和应用等方面的运行故障和异常信息。第二,部署运维辅助分析系统,使用性能管理、日志分析等工具,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日志分析,发现潜在的风险点,及时处理故障隐患,还可以通过综合统计,分析目前运行状况,并能进行趋势分析,为运维管理决策提供支持。第三,开发针对应用系统的故障诊断、补丁投产、系统恢复等维护活动的智能化管理工具,缩短故障组件的诊断和修复时间,减少维护人员手工错误操作带来的系统风险。第四,建设统一的运维知识库,通过整合总行、分行、合作单位和协作厂商的技术资源和解决方案,实现对运维工作的有效技术支持。

         2.制定完善、规范的运维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规范的运维流程和管理制度,有助于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业务连续性。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ITIL)作为IT服务管理最佳实践,提供了主要包括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和发布管理等组件的系统运维管理流程(如图l所示)。

商业银行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探讨图1.jpg


         运维管理人员在发现运行故障和异常信息后,如果故障不属于正常服务请求或超出了正常的解决时限,则将其作为事件进行记录和跟踪,并转入事件管理流程处理。事件管理流程根据影响和紧急度判断该事件的优先级,进行比较、诊断和分析,如果确认是已知事件,处理方案和结果将会立即反馈给事件报告人,并关闭本次事件处理流程;不能立即处理的事件被迅速转到二线、三线技术支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同时,同类事件被归并处理,进入问题管理流程。问题管理包括问题控制和错误控制两部分,问题控制部分查找问题原因,错误控制部分负责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此外,问题管理流程还包括通过运行状况评估、趋势分析等方法对系统的可用性指标、业务连续性状况进行考核,提出系统优化建议。

         上述过程产生的问题解决方案和系统优化建议,如果需要修改配置管理信息,则形成变更需求报告,提交给变更管理流程,由变更审核委员会审核和授权实施。变更实施结果通常以发布管理形式执行,发布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只有经过测试和授权的软硬件版本才能提供给生产环境。为了使事件和问题得到更有效的解决,需要配置管理信息的支持。配置管理主要包括识别、确认系统的配置项,记录和报告配置项状态和变更请求,检验配置项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等,为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以及其他IT服务过程提供精确的基础数据信息。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