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国开行LEI应用的实践与思考

2015-07-14 11:23:24作者:国家开发银行信息科技局副局长 章珂编辑:金融咨询网 赵洋
随着金标委主导的国内LEI标准推广和LOU建设,国开行逐渐学习、了解LEI相关知识,结合香港分行场外衍生工具交易需要,成功申请专属的LEI编码并投入使用。

 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最初接触LEI是在2012年全国金标委(以下简称金标委)工作会议上,人民银行副行长、全国金标委主任委员李东荣要求“要密切关注世界范围LEI国际标准推广的实施情况,研究构建我国金融市场法人识别码系统,提高对系统重要性金融风险的监控和预警能力”。随着金标委主导的国内LEI标准推广和LOU建设,国开行逐渐学习、了解LEI相关知识,结合香港分行场外衍生工具交易需要,成功申请国开行专属的LEI编码并投入使用。

LEI应用的实践与思考-作者.jpg

国开行的LEI实践

        自从2012年以来,人民银行多次组织金标委成员单位参与金融市场法人识别码体系的相关调研、培训和研究工作,组织出版了《全球法人机构识别编码(LEI)体系工作材料汇编》,使我们加深了对于LEI编码及对应的国际标准ISO17442的理解认识。通过积极推动建立LEI编码体系的LOU,使国内申请LEI编码变为可能。人民银行的基础性和前瞻性工作是国开行顺利申请并应用LEI编码重要前提和保障。

        国开行香港分行是国开行开展国际化业务的重要窗口之一。按照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要求,国开行香港分行于2013年11月注册成为香港场外衍生工具交易资料储存库(HKTR)会员。2014年3月31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出通告,为支持全球LEI体系应用,要求HKTR会员在汇报场外衍生工具交易时使用LEI编码,并于2014年12月31日前将之前所有使用非LEI编码的交易统一更改成LEI编码。鉴于当时国开行尚未申请LEI编码,香港分行于2014年7月向总行数据标准管理部门提出了使用申请。

        得益于国开行数据标准化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使业务部门逐步建立了标准化意识,在申请和使用如LEI编码等全行性公用代码时及时沟通标准管理部门。国开行对数据标准工作高度重视,于2008年专门设立数据标准管理处,成立了22个业务部门组成的全行数据标准化工作小组,制定并发布了《国家开发银行数据标准管理办法》,制定3700余项数据标准,覆盖国开行信贷、资金、财会、风险等主要业务条线并实现在系统中落地。同时作为国开行对口金标委在金融行业标准方面的具体联络部门,数据标准管理部门在LEI编码及体系建设方面保持了和人民银行及金标委的紧密衔接与互动。以上优势为后续LEI编码顺利申请提供了有效保障。

        2014年7月底,国开行标准管理部门收到了香港分行《关于申请LEI编码的请示》后,迅速了解LEI编码申请及国内LOU建设最新情况。经人民银行的指导,明确了申请LEI编码的详细程序及所需提报的材料,包括机构基本信息、办公地址信息、注册地址信息及工商登记证件、组织机构代码证件、法人代表身份证等重要证件的扫描件。经沟通行内证照管理部门后,专门起草《关于申请国开行专属全球法人机构识别码(LEI)的请示》签报,向行领导报告了申请LEI编码的必要性。经行领导批准,我们将申请材料包括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等复印件通过LEICN法人机构识别编码系统(即国内LOU)提交后,于2014年9月28日顺利获得以“3003”开头的20位国家开发银行专属LEI编码,并及时通知香港分行投入使用。

        2014年10月8日,香港分行向HKTR报备了国开行的LEI编码。通过使用LEI编码便于与分行开展业务的交易对手快速识别国开行,使HKTR的交易统计更加准确快捷。

LEI编码应用的体会

        LEI编码本质是IS017442《金融服务一法人实体标示符(LEI编码)》的具体实现。在LEI编码应用的实践过程中,作为金融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管理角色,有以下几点体会。

        引入国际化的法人标识标准很有必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各种实体多样和复杂,需要明确辨识金融活动中的法人实体和实体间的所属关系,利于防范金融风险。国开行作为金融交易活动参与者,同许多金融同业一样,在开展交易活动中面临对交易对手的识别和关系认定问题,尤其在开展国际业务过程中,受各国政策不同、文化差异、语言及当地监管要求的影响,难于准确全面评估交易对手,从而造成潜在风险隐患。通过制定国际标准并建立相应的全球LEI体系,授予并维护管理国际交易参与者的“身份证”,提供对开展国际业务金融机构的识别和评估交易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

        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尽可能争取主导地位。标准的制定在一定框架内具有相对自由度,也就造成了标准制定者和执行角色之间的差别。比如当前LEI编码标准规定长度是20位,但如果当时定为25位或30位一样可以满足使用需要。标准制定者在保证编码满足使用需要、客观公正前提下,会优先结合自己国家既有的编码标准进行引用、评估和提炼,这有两方面考虑:一是通过实际应用检验,能够很好评估标准可操作性。二是实现本国系统对国际标准的天然遵从,避免为执行国际标准而大动干戈。以2000年发生的千年虫为例,虽然只是时间记录的年份从2位调整到4位,但影响波及全球,曾带来不可预测的系统风险并产生巨大的改造成本。从这方面来说,应该从国家高度考虑,积极参与并主导国际标准制定,争取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服务国家利益。

        要高度注意LEI编码管理中的信息安全问题。通过人民银行组织召开的LEI介绍和推广研讨会议,以及国开行经历的LEI编码申请过程,感觉LEI编码管理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不容小窥。申请LEI编码需要提交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法人代表个人身份证等重要证照,以及更加全面的出资人、管理经营等信息。从信息安全角度考虑,国内的企业首选在本国的LOU进行LEI编码申请和管理。

        目前,香港同业和香港金融管理局最常使用和最熟悉的是美国、英国的LEI运营体系的LOU,市场普遍对LEI体系的中国LOU较为陌生,建议加强宣传和推广力度,使更多中资机构能够在国内申请LEI编码,或将已在国外申请的LEI编码信息转移回国内。这既符合国家层面的信息安全战略,同时通过国内的权威机构去辨识中资机构的法人机构会更接地气,会有更高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LEI编码的后续实施建议

        建议进一步明确金融机构使用的LEI编码的应用场景和适用范围。我们在实际业务开展、监管合规管理和风险防控方面,经常涉及的一种情况就是标识客户或交易对手的身份和明确与其他对象的关系。金融类企业一般都具有组织机构代码、金融机构代码、支付系统联行号和LEI编码等标识,还有开展国际支付结算业务所涉及的SWIFTCode(银行国际代码)等。落实到IT系统就涉及具体使用场景和采用何种代码的问题,对于特定应用场景需要使用专属代码,如二代支付系统接入一定要使用联行号,但有时候存在几种编码都可以,在管理和使用中就需要统一各种编码的使用场景和方式,减少转换,提高效率。

        建议强化国内LEI编码管理的主导作用,有针对性重点推动具体业务领域发展。建立全球LEI体系的目的在于加强全球金融体系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但前提是在保证国家信息安全和国家利益得到维护的基础上。LEI编码看似简单,但申请和年审所需提供的材料可能涉及信息安全,应该控制在国内LOU中加以管理,强化国内LEI编码管理的主导作用。同时有针对性推动具体业务领域发展,重点聚焦某些交易品品种和交易对象,比如衍生品交易、与其他法人关系复杂的企业等。

(文章来源:《金融电子化》杂志)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