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2000年,法国的家乐福(Carrefour)等知名零售商纷纷同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合作,向购物者提供各种金融服务。最初这些服务仅限于储蓄账户、自有品牌信用卡和借计卡业务,但目前随着业务的逐步拓展,已进一步包括了寿险、健康险、家庭和汽车险在内的保险业务,投资基金、房屋抵押,甚至还有家庭宠物健康险,这些金融产品都可以在超市的收银台购买。此类金融产品的类别日趋复杂,而且迅速推陈出新。
2002年,巴西桑斯博里银行(Sainsbury)的税前利润率竟高达约12%,该行为桑斯博里盈利的重要来源。与此相反,零售业的利润率却全面下滑。在增加收益的驱动下,部分巴西零售商效仿国际同行的成功经验,也与银行机构开展合作,逐步提升金融服务的水平。巴西的超市银行业务属于创新型便利服务,顾客可以享受原本遥不可及的银行信贷。现阶段,一些巴西人并不具备成为银行客户的资格;对非正式工人、无业人员和无法证明自己拥有稳定收入来源的人,银行的大门往往是紧闭的。而在巴西最大零售商店之一凯萨斯•巴哈亚(Casas Bahia)的客户中,就有近70%无法提供收入证明。当巴西各家银行决定从更大范围的收入群体中寻找新客户时,自动上门客户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巴西银行机构过去的关注重点一向是高收入客户,现在则把目标对准了低收入阶层。在巴西近1.76亿的人口中,3900万以上居民没有银行账户。
所以,一些银行开始面向低收入客户提供服务。2002年,南美洲最大的圣保罗市(Sao Paolo)由两名阿根廷投资者创办的莱蒙银行(Lemon)就以服务低收入客户而著称。它专门运营面包房和街边小店的自动柜员机,重点提供基本的金融服务。2004年,该行处理交易7200万笔,大部分是贫民区居民的账单支付,并在第四季度达到收支平衡。同样,历史悠久的国有巴西银行(Banco Central do Brasil,BCB)也因此闻名。
六、超市的金融策略
超市和百货商店在提供金融服务时,主要依靠在零售业积累的专业知识。尽管对银行服务、产品和运营领域相对陌生,它们却希望利用自身在客户关系方面的经验取得优势。它们的目标是让传统金融产品的包装更接近大众,并通过相对非正式的渠道进行分销。因此,它们对准的客户是喜欢光顾超市,而不是冷冰冰、缺乏人情味的银行的群体。
零售店最畅销的金融产品是自有品牌信用卡。自1999年起,该项业务保持了14%的年增长率,目前在巴西国内流通的自有品牌信用卡数量已接近5900万张。推出这类信用卡可谓一举两得:既能鼓励客户购买更多商品,又能提高消费者带来的收入。巴西零售商继欧洲同行之后,也开始引进与零售无关的金融产品,包括保险、投资权证及基金、储蓄账户和网上理财工具。零售商的战略,是通过吸引更多客户,刺激核心零售业务的增长,同时提高金融产品组合的总体收入。不过在美国,到目前为止,除了将超市的部分区域出租给金融机构,大部分零售商并不参与银行业务。究其原因,一是受政策方面的限制,二是客户们仍习惯于到专门机构既传统银行网点去办理金融业务。
更深的金融产品线能够带来哪些切实收益?这个问题仍然引发争议。部分管理者认为,在门店提供更多金融产品有助于提高客户忠诚度。而另一些管理者的观点是,客户购买金融产品一般属于冲动行为,客户在买商店日用品时,是否会同时选择金融产品尚值得怀疑,更不用说由此成为忠实客户了。例如,一位客户原本打算到商店里购买牛奶和面包,但离开时不仅带走了牛奶和面包,还加了一份宠物保险。她会因为这份宠物保险,而购买更多日用品吗?还是只按原定数量购买日用品,但出于偶然,加了这份保险?日用品店吸引这个客户购买了宠物保险,会提高她的忠诚度吗?据我们的经验,前一种意见更符合实际:通过提供多元的金融产品,零售商能够吸引更多顾客,并赢取更高利润。而且,如果方法得当,零售商最终将扩大忠诚客户的基础,提高收益。
零售商之所以能赢得更高的客户忠诚度,原因之一是:与银行相比,他们更了解该如何根据客户需求对产品进行调整。M&SMoney发言人在《独立报周日报》(The Independent on Sunday)中称:“我们询问客户需要什么样的汽车保险,答案是免费故障维修以及汽车更换。”而现有的金融服务机构却不提供,或者没有能力提供这类灵活的服务。这或许正是零售商更受欢迎,客户忠诚度更高的原因。
确定了提供金融产品的范围后,零售商接下来要解答的关键问题是:自己的战略目标是什么?怎样选择金融产品组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你愿意向合作金融机构交出多少控制权?有多少资金可供调用,以建立和支持金融服务业务?你愿意发展核心业务之外的能力吗?
据此可以引导出一个合理、适当的业务模型。比如,如果零售商的战略目标是让金融业务为零售运营提供支持,就应该考虑采用外包业务模型,让银行或消费金融公司在店内建立作业区。零售商将所有金融交易业务,从远期支票到分期支付计划,一并交给银行业务代表执行。这种模型的优点能把风险降至最低。其负面影响是,零售商将控制权和部分利润都交给了金融机构,而且,客户是否有权享受信用,仍由金融机构决定。尽管零售商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客户取得信贷资格,但决策权却不在他们手中。当然,从金融的角度来说,这种战略具有较大的收入潜力,因此受到银行家们的青睐。
但是,如果零售商的战略目标是尽可能地利用新渠道,那么最好选择控制式的业务模型,由零售商独立操作,发展自己的金融业务。这个模型的优点是零售商将独享所有的利润和业务控制权,而缺点是,他们同时也必须承担全部风险。管理层还必须决定从核心零售业务中划拨多少资金;下一笔百万美元的投资是用于建立分销中心,还是用于支持新信业务的运营?此外,为了成立属于自己的金融机构,零售商必须取得相关营业执照,应付大量的监管法规和发放信贷的限制条例;总之,他们必须成为全面的金融服务专家。大多数零售商则选择了合资的业务模型,与现有金融机构开展合作,所谓取彼之长,补己之短。零售商在销售点处理客户交易业务,而金融机构则负责资金管理。零售商发现,借助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能够增强客户的信任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新客户。
前中后台分离是建设流程银行的核心问题之一。前中后台分离固然给中国商业银
前中后台分离是建设流程银行的核心问题之一。前中后台分离固然给中国商业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