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大数据”时代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2013-12-13 14:53:12作者: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分行课题组 潘镭 黄振编辑:金融咨询网
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的应用将推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促进行业融合发展,有效提升银企协作的服务质量和风险管理水平。

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是一个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统筹清算和信息协同的管理系统。可为物流供应链各环节的商家、企业提供支付管理、账务管理、资金清算以及供应链信息协同等一站式金融服务。

一、供应链金融协同银企“共赢”

        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是智慧银行时代,由政府主导,银行和物流企业共同参与打造的金融信息、服务共享平台,目的是通过建立完整的客户资料收集、资信调查核实、资信要案管理、信用动态分级、信用风险防范、信用额度稽核、财务管理等系列制度流程,对供应链金融上下游客户进行全方位信用管理,影成互动的监管和控制机制,最终实现核心企业、物流企业与银行间的信息共享与合作共赢。该平台是目前商业银行和物流供应链企业增强竞争力,拓展各方业务空间的最佳协作典范。目前已有556家入网电商,其中120家已入网试用,日均交易金额1000万元。

        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为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从而促进上下游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同时,供应链金融不仅与资金流、商流、物流相关,更重要的是还涉及到信息流,确切说信息流是整个供应链金融的调控器,它把资金流作为供应链的一个溶剂,增加其流动性,并提供了一种灵活运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新融资模式,促使银行将核心物流企业和上下游企业通过资金流联系在一起,有效连接整个供应链,实现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和市场化,加快了供应链金融的推广进程。

二、信息化推进供应链风险管控

        由此可见,金融信息化进程将直接影响物流供应链金融的开展。通过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核心物流企业就可掌握上下游企业存货商品价值、库存量变动、投入生产进度或销售前景等情况的第一手资料,而银行则可通过物流公司等战略伙伴监控供应链各个环节,为中小企业提供浮动融资额度,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

        随着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业务的快速发展,银行必须有效地甄别风险、防范风险和控制风险。风险管理成为供应链金融稳健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仅仅借助传统的解决方案,无法全面进行风险管理。供应链中的信息流能使银行较容易地获取授信企业的相关信息,最大限度地控制融资风险。

        同时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也给商业银行的风险甄别、防范带来契机。物联网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这对供应链金融发展将产生三个主要影响:

        一是物联网的发展将形成新的产业,构建新的物流供应链,从而为供应链金融带来巨大的商机;二是物联网核心技术手段所实现的对物品的“可视跟踪”技术,可使核心企业下游客户利用存货融资的范围大大拓展;三是物联网核心“可视跟踪”技术将有效监管核心企业下游客户销售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大大降低银行对质押货物的监管工作。因此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必将对物流企业信息化带来革命性变革。

        但是,物联网产生的社会化媒体的互动、实时传感器数据、电子商务等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将给银行的信息处理挖掘工作带来一系列的挑战,而“大数据”分析则可帮助银行了解客户的自然和行为属性,结合客户行为分析、信用度分析、风险分析以及资产负债状况,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

        如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与快递公司的物流管理系统对接后,供应链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物流信息,将通过物流管理系统实时反馈到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中,银行就能即时掌握抵质押物的流通、仓储状况,进而通过物流管理系统对质押物的动态进行实时管理,达到有效监控风险的目的。

(文章来源:新金融世界)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