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白银法则和黄金法则

2012-08-13 10:51:17作者:孙涤编辑:
“白银法则”和“黄金法则”,通过将心比心,有力地扩展了人类的各种互惠行为,以及文明的组织和律法。

我们的祖先,以及其他部族的先贤们,在所谓的“大轴心时代”(大抵是起于夏商而止于战国时期的千年,其间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文明规则被行诸文字)就确立起“白银法则”和“黄金法则”,通过将心比心,有力地扩展了人类的各种互惠行为,以及文明的组织和律法。

白银法则.jpg

        白银法则:我不愿他人加诸于我的事情,我也不加诸他人。也就是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夫子将它推崇为立身之本的“恕”道。(恕字由“如心”构成,其意当清晰自见。)

        黄金法则:我乐意他人对待我的事情,我也乐意对待他人。与“白银法则”相比,黄金法则的意旨更为积极。套用论语的格式,它的中心含义是“己之所欲,乐施于人”,在“恕”里面更注入“仁”的内容,即以自己发自内心的天然纯真的感受来对待他人。无论是白银法则对“恶”的避免,还是黄金法则对“好”的追求,结合两者,就有了圣经新约中基督所主张的“爱邻人如同自己”的精神。

        与黑铁法则相比,白银法则和黄金法则无论对社群还是对个体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论语》里就有不少喻证。当子贡表示他有心要实践白银法则(“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无欲加诸人”)时,孔子坦诚地告诉子贡,“非尔所及也。” 孔子对自己的评估,“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礼记.中庸》) 想来这是夫子的实话,而非过谦之词。也就是说,连孔子都认为他自己要来实践黄金法则,都颇有难度。

        在人类演化的漫长历程中,白银法则和黄金法则对文明发育的积极推动是怎么强调都不嫌过分的。可以说,白银法则尤其是黄金法则建设的迟早,是否牢固,能否为众人遵从,可以付诸实际操作,是影响各种文明的发展层次和兴盛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为了内在心悦诚服和外部强制实施这两个高级的文明法则,人类社会的组织、律法、道德、文化、科技都进展到了更高的层次。物质的生产、交易的展开、风险的控制、信用的建立,以及细节处如施惠行为和受惠行为之间进行补偿的工具,诸如货币的运用、契约的信守、利息的确定,等等,现代社会得以升级和扩展的种种机制,也都一应俱全地建筑其上。

        白银法则和黄金法则的确立已经相当久远,迄今为止却依然是人类致力追求的理想,它们怎样才能和最具操作性的黑铁法则结合起来,应用而有实效呢?人类文明的历史实践表明,有效的方法是对他人尽量先以白银法则和黄金法则对待他人,除非他人被发觉违反和背叛的行为;但在制裁了背信行为之后,人们应当尽力重新回归到白银法则或黄金法则,直至有足够的事实来证明,对方确实是无可救药的。为了易于理解其中的道理起见,让我们再费一些篇幅来解释。

        在“一锤子博弈”中,交易过后老死不相往来,毕竟不是现实世界的常态,于是就有研究者发展出一种扩展的实验,来考察在能够重复交易的情况下,人们是怎样进行博弈的模式。它是这样设计的:四人一组参加博弈,每人分得10元钱。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投资于一个公共资金池。无论由谁投资,投资的总额在每局游戏后会翻倍,然后再平分给这四个人。最理想的情况,似乎是每个人都能尽其所能全数投入,各出10元,结果资金池由40元翻倍为80元,均分后各得20元,每人的投资报酬率是100%。可是,结果均分并不意味着大家都均等出了力。设想四个人全是追求自利的理性人,其中若有一人不投资,那么其它三个人投入资金池的30元将加倍成60元,四人均分各得15元。结果三个投资者的财产各为15元,而那个搭便车者却是15加上原有的10,反而成为25元的“首富”,其投资回报率为无穷大(15/0)。

        搭便车的“卑劣”行为要是不受惩罚的话,可以肯定,会迅速污染全体,没有谁再会投资,结果再生产将趋于停止!因此惩罚某个人效益最大化的“卑劣”行径是必需的。当博弈允许参加者对搭便车者施行惩罚时,情况就会发生变化。即使惩诫的成本对施行者是高昂的,人们也乐意为之。比如,当游戏规定参加者要对“卑劣”的同伴每罚一元钱,自己必须赔上0.3元时,实验发现,几乎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乐于惩诫他人的“背叛”行为,即使贴上30%的老本也在所不惜。

 1 2 下一页 尾页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

频道最近更新

频道热门文章

  • 白银法则和黄金法则</a>
    白银法则和黄金法则

    “白银法则”和“黄金法则”,通过将心比心,有力地扩展了人类的各种互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