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农业银行转型研究

2013-07-03 15:33:23作者:编辑:
银行业的高速发展已经步入困境,如何来摆脱呢?答案很简单,转型。相对于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下,农业银行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寻找出路。

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银行业快讯:2012年度中国十大上市银行业绩分析》统计,2012年十大上市银行整体净利润为9656.30亿元,同比增长16.47%,较2011年28.03%的增速,显著下降。银行业的高速发展已经步入困境,如何来摆脱呢?答案很简单,转型。相对于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下,农业银行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寻找出路。

        出路之一:经营模式的调整转变。从基本的、单纯的存款贷款模式,转向存款贷款模式、市场交易模式、价值管理模式相交叉的新型经营体系。在传统的存贷款模式中,银行是融资中介,赚取的是低风险的利差收入,一方面偏好低风险,同时却也是风险的吸收者,受资本约束和利率市场化冲击最大;发展市场交易模式,银行充当的是交易中介,通过资产证券化分散风险,有利于银行突破自身的资本约束,继续做大市场、做强项目,但仍然有大量风险没有分散掉;在价值管理模式中,银行是信息中介,不承担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更适应利率市场化趋势和经济发展需要。农业银行作为老牌国有银行,在老制度、老模式的束缚中,更应顺应时代潮流,加快建立三种模式并重的新型经营体系,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盈利增长格局。

        出路之二:风险偏好格局的调整。银行要改变传统的“贷长、贷大、贷优”低风险偏好信贷模式,将更多的信贷资源投向小微企业、“三农”领域和消费领域,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增速目标,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占比,要深刻做到扩面提质。要积极探索应收款、仓单、商铺经营权、知识产权等新型抵质押工具,创新贷款担保方式,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抵质押物不足问题。要积极学习新型、特色品牌融资产品,拓展中小企业贷款申请和发放渠道。要大力发展创业贷款、商圈融资、供应链融资和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服务,完善分级授权体系和正向激励机制,提高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容忍度,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服务民生,实现经济增长和银行业发展的有机协调。

        出路之三:以服务创效益。积极拓展金融资产服务,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推动银行业经营转型。银行为实体经济服务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间接融资服务,二是金融资产服务。积极开拓金融资产服务业务,既能满足个人客户不断增长的对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又能在金融资产的发行、持有、交易等环节支持企业客户,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通过发展金融资产服务业务,银行可以连通股票、基金、债券、票据、保险等多类投资市场,为不同类型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金融服务,推动自身经营转型,有效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挑战。

        出路之四:降低汇率风险。实施综合化、国际化经营,抓住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机遇,缓解利率市场化压力。我国银行业应紧跟经济形势发展需要,通过跟随企业战略进行国际化发展,为客户提供全球金融服务,在更大、更广的市场范围内利用和配置资源,开辟新的盈利增长点。现在国内银行的国际化程度远低于汇丰、德意志、花旗等国际性银行,通过实施国际化经营,有利于减少我们对单—经济体的依赖程度,分散周期性风险,有效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出路之五:风险管理能力建设。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应对潜在信用风险的增加。目前,利率市场化和信贷资产质量已成为影响国内银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两者又互相影响,一旦利率风险转化为客户的信用风险,银行经营将更加困难。为应对利率市场化冲击,商业银行在调整客户结构、产品结构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构建差异化的信贷管理流程,完善行业和区域政策,完善授信审批方式,适应信贷结构调整的需要。同时,要加强对重点领域调控,对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管控,增强信贷风险防控的前瞻性,提高风险管理能力,避免重蹈日本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信用风险骤增的覆辙。

(文章来源:北京正信嘉华金融咨询)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

新闻行业观察
利率市场化:风险定价能力待提高

随着利率市场化逐步深入,其给银行业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显现。各家商业银行均加快了业务转型的步伐,如何用主动作为来化解被动劣势

案例案例
以信息科技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商业银行不仅要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更需要结合自身情况提前研究规划,充分发挥信息科技优势,为推进经营管

新闻行业动态
利率市场化倒逼青岛银行夹缝寻突破

战略转型一旦落实到具体部门改革的执行力上,难处不言而喻。原来相对薄弱的IT硬件基础,首先成为青岛银行改革的一大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