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中行:打造与最好银行相适应的IT能力

2016-05-11 21:50:14作者:中国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 刘秋万编辑:金融咨询网
“十二五”期间,中国银行面临诸多挑战,始终坚持“服务全球、支持多元、引领创新”的发展目标,不断加快信息科技建设发展步伐。十三五”时期,中国银行将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大力提升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将沿着科技引领创新、技术推动发展的道路迈上新的台阶。

多年来,中国银行高度重视信息科技建设。1985年发行内地第一张信用卡,1987年推出内地首批ATM,1997年首家推出网上银行业务,在中国金融业信息化的发展道路上,中国银行写下了一个又一个浓墨重彩的章节。

深耕细作 争创一流 打造与最好银行相适应的IT能力-作者图片.jpg

中国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 刘秋万

  回顾三十多年的信息科技建设历程,我们完成了电子化向网络化、集中化、智能化的华丽转身,历经了“IT蓝图”大集中的艰难曲折,实现了从“以账户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模式的跨越式转变。今天的中国银行,信息科技已经从传统的支持保障角色转变为价值创造、引领创新、驱动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期间,中国银行信息科技体系直面全球化战略加快实施、安全生产压力巨大、海内外监管要求日趋严格、新技术日新月异、业务需求旺盛迫切等诸多挑战,始终坚持“服务全球、支持多元、引领创新”的发展目标,不断加快信息科技建设发展步伐,在多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突破。

  “十三五”时期将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胜阶段。“十三五”时期,中国银行将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积极把握移动互联时代新技术发展趋势,全面落实、认真践行“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国家战略要求,强化监管合规遵从,大力提升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将沿着科技引领创新、技术推动发展的道路迈上新的台阶。

一、中国银行“十二五”信息科技建设回顾

  中国银行“十二五”信息科技建设成绩主要体现在IT治理、基础设施与运维体系、应用系统建设、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四个方面。

  1.IT治理

  持续加强信息科技统筹,促进业务与科技协同融合,成立科技管理委员会,明确首席信息官设置,强化专业化决策机制,完善全行科技治理架构优化机制流程,提升管理效能。

  多项方法机制取得突破,建立需求统筹管理机制,优化项目立项及实施流程,建立IT项目后评价机制,研究建立基于功能点的IT产出能力评估模型,优化IT成本费用分摊机制;建立国内分行与海外分行对口支持机制,建立总行信息科技部门与业务部门、境内外分行的对口协同机制。

  强化绩效导向,信息科技部绩效考核按照营销管理与专业化经营部门定位转型,并将信息科技工作纳入分行及附属机构绩效考核。绩效导向的持续强化,着重突出了信息科技对全行业绩和营销服务的贡献度,将更加合理评价信息科技职能运用效果、资源配置效率和服务创新价值。

  信息科技体系队伍持续扩充,人员结构持续优化,初步建立起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锻造了一支涵盖领域全面、专业技术过硬、能打硬仗的信息科技队伍。

  2.基础设施与运维体系

  中国银行全球信息科技不断集中统一,完成海外整合转型项目在亚太、欧非区域的推广,实现了中国银行31个海外国家和地区IT系统的集中运营,逐步实现全球一个生产中心,2015年核心系统日均交易量较2012年增长了208%。

  强化集团IT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集团灾备托管中心,为部分附属机构提供灾备托管服务,满足大集中后系统安全运营的高可用要求。持续优化“两地三中心”系统架构,全面推进灾备系统建设。

  着力打造全球一体化运维体系,持续强化全球一体化7×24小时运维体系,跨部门应急协调机制、“峰值”管理机制相继建立,一体化监控分析平台实现生产环境关键IT组件监控自动化率达98.57%。全面优化提升开发运维管理机制,数据中心通过ISO20000、ISO27001认证、ISAE3402国际标准鉴证,软件中心通过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CMMI)4级认证复审。

  3.应用系统建设

  完成全球资金业务一体化、全球现金管理、全球统一支付等全球化系统建设,实现产品和服务在全球范围的快速延伸。完成集中作业平台、影像平台等系统的建设与优化,提高系统自动化处理能力,优化供应链金融电子平台、资金一体化等系统,支持业务产品创新发展,提高产品服务能力。

  拓展移动终端、微信、网点智能设备等渠道种类,持续升级完善网银、手机银行等渠道功能,扩大产品服务与业务覆盖范围。提升数据挖掘水平,完善利润贡献度分析、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客户管理等主题应用,在客户关系管理、风险管理等领域进行模型开发与验证能力提升。

  强化基础平台建设,优化交易服务总线与数据服务总线,满足系统快速接入要求,建立第三方服务总线与中银开放平台,构筑互联网金融对外集成与开放服务的能力。

  着力加强信息整合运用,启动实施全球客户信息管理项目、客户信息整合项目建设,优化客户信息同步管理,启动公司金融客户全球服务平台、个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建设,提升市场营销与客户服务能力,完成分析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建设,建立从客户挖掘分析到营销与服务的闭环式管理模式。

  积极尝试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搭建大数据基础平台,启动历史金融数据试点应用,推出基于声波、二维码、NFC等新技术的移动支付方式,应用分布式技术支持新兴移动渠道及互联网金融应用平台建设,搭建中银开放平台,推出30余项网络金融产品。

  建立蓝图功能重检机制,重点关注基层一线反映的焦点问题,持续对现有系统进行优化,着力提升内外部客户体验。

  4.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不断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优化科技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将信息科技风险纳入全行风险管理框架;修订完善总行级科技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实现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领域全覆盖;初步建立IT风险量化监测指标体系,持续提升信息科技风险监测与管理水平;建立安全生产事故责任处理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着力提升合规遵从能力,银监会信息科技评级取得进步提升,科技风险课题研究成果及运用水平显著提升,2015年获得一类奖1个、二类奖2个,一、二类奖获奖课题总数居同业首位;落实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建立安全可控组织架构,制定规划方案并推动实施,完成网银国密改造工作;积极开展海外IT合规差异分析、风险评估、问题整改、监管应对及国际标准认证等工作。

  完善技术防护体系,优化网络保护机制,部署多层次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防范能力经受多次实战检验,强化商秘信息和敏感信息保护,完成TSM、DSM、网络准入等数据防泄露项目全辖推广,初步建立全生命周期应用安全防控体系,完善安全技术标准,建立风险场景及应对策略,健全网络安全及电子渠道安全保障体系,与电信运营商、公安机关和第三方安全机构建立协作机制。

  优化灾备演练机制,形成科学的演练机制,通过融合计划性和突发性两种形式,演练方式不断贴合真实场景,灾备演练场景和范围覆盖全球多时区、多时段,通过灾备演练,验证了灾难恢复预案、灾难恢复流程的有效性、异地灾备环境的可恢复性,灾备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提升。

二、中国银行“十三五”信息科技建设展望

  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人民币国际化、亚太自由贸易区启动,世界经济金融格局正在发生着极其深刻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创新正孕育着新的突破,大数据、智能终端、移动互联、云计算、生物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将极大改变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将对金融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同时,日趋严峻的互联网安全形势对信息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全球范围日益严格的监管法规给金融信息化合规遵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对于中国银行信息科技而言,“十三五”期间业务快速发展、经营压力增大、旺盛且紧迫的业务需求需要更加快速、有效的信息系统支持;全球一体化运营要求具备可长期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具备弹性灵活、快速交付的IT服务能力,具备高可用的系统架构及应急灾备能力;集团一体化统筹管理需要实现集团内互联互通、数据共享。

  全球化系统集中运营,互联网金融业务快速发展、跨界发展,使系统内部架构日趋复杂、与外部机构关联日趋紧密,有效防范风险传导和关联影响是必须直面的新挑战。

  面对错综复杂、快速发展、深刻变革的内外部形势,身处技术应用型行业,中国银行将更加深层次地运用信息科技,促进业务与科技深度融合,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力争用几年时间把中国银行的信息科技水平提升到同业领先地位。

        1.“十三五”信息科技建设能力分析

  展望“十三五”,可以从应用架构、基础设施、信息科技风险管理、IT治理、业务与科技融合、互联网金融与新技术应用六个方面勾勒出中国银行信息科技应该具备的能力愿景。

  (1)应用架构:具有一致体验的全渠道整合协同与服务能力;全渠道、全产品、全集团、全场景的客户信息共享与客户行为分析能力;组件化、标准统一的产品定制与灵活定价能力;实时的大数据分析挖掘与共享复用能力。

  (2)基础设施:高可用的全球IT灾备与业务连续运营支持能力;绿色高效的数据中心基础环境承载能力;快速灵活的IT基础设施服务交付能力;服务全球、支持多元的IT基础设施服务能力。

  (3)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健全的全球信息安全管理与合规遵从能力;精细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能力;强健的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完善的应用软件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能力。

  (4)IT治理:全球一体化的IT服务保障与集约运营支持能力;区域性、差异化的海外IT服务定制能力;快速高效的IT产出能力与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5)业务与科技融合:完善的业务需求统筹管控能力;标准统一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业务与科技融合的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

  (6)互联网金融与新技术运用: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智能化、社交化、定制化的渠道服务能力;敏捷迭代、高效协同的IT研发与实施能力;适应互联网生态系统构建的新技术运用能力。

         2.“十三五”信息科技重点推动的建设工程

  “十三五”期间中国银行信息科技将重点推动下列工程建设。

  (1)完成海外信息系统整合转型项目,确保信息科技全球一体化领先优势。不断推进海外信息系统整合转型工作,持续优化全球一体化系统功能和性能,提升全球和集团一体化服务水平,对海外特殊监管地区制定针对性、差异性实施方案。同时持续打磨完善现有产品功能,形成产品模型及产品标准化体系,提升差异化定价及产品组合能力。着力打造一批全球化明星产品,巩固发展中国银行国际化优势。

  (2)出击数字化,向DT时代迈进。优化并完善全行大数据技术架构体系,提升客户服务和风险防控能力,重点加强客户信息整合及运用,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和客户体验,丰富数据运用的种类及范围,强化数据分析力度和广度,提升经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3)创新驱动发展,深度融入“互联网+”时代。跟踪研究新技术发展趋势,推进总分行互联网金融应用场景建设,构建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生态系统,提升客户体验;研究并持续优化互联网金融领域应用架构,完善相关应用开发标准和部署安全规范,提升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IT交付能力;研究并利用生物特征技术,实现成熟生物特征技术的应用推广;着力推动客户体验持续优化,实现面向客户生态系统的渠道融合,进一步提升渠道协同服务能力。

  (4)推动技术架构转型,构建分布式私有云平台。完成分布式架构私有云平台,助力业务发展及架构转型,大力推进云平台建设,开展云平台上应用场景的试点和推广,有效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5)夯实容灾备份体系,不断构筑全球一体化运维体系。提升机房基础环境支撑能力,践行绿色机房建设理念,完善灾备及高可用架构,提升单系统实切能力与业务持续服务支撑能力,稳步推进关键系统双活建设;构建开放平台生产系统池化管理,建设监控日志分析平台,建设全行运维技术标准体系,全面建设全球一体化、智能化IT生产运维管理体系;推进基础平台及基础开发能力建设,实现应用系统整合,提升应用基础支持能力。

  (6)构筑多元化互联互通,提升集团服务能力。实现集团内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推进集团及附属公司客户信息共享、渠道共享、产品互联与数据共享。

  (7)助力内生动力挖掘,打造新一代OA未来职场。着力支持流程优化与运营集约化建设,提升效率、控制风险、降低成本;推进新一代办公自动化建设,提升办公处理效率和办公管理能力。

  (8)顶层设计再聚焦,持续完善优化机制流程。以机制流程完善优化为抓手,推进IT治理提升、业务与科技有机融合;持续提升科技资源投入产出效率,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研发与创新管理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项目后评价机制建设与持续优化,实现需求全流程统筹管理。

  (9)优化产能布局,着力队伍建设。不断优化信息科技总体架构布局,持续完善集团IT治理架构,大力加强信息科技人才队伍专业化,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建设,不断提升IT效能。

  (10)构筑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铜墙铁壁”。稳步推进中国银行基础软硬件安全可控工作;持续强化网络与终端安全防护,逐步加大新兴安全技术成果运用;持续完善并推广运用IT风险量化指标管控体系;不断加强持续高效的IT外包风险管理和监督机制建设;优化信息安全审计体系,提升安全审计自动化水平;提升全球IT风险管控和监管合规遵从能力;创建“金融信息安全联合实验室”,建立全行一体化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银行信息科技新三年规划工作的起步之年。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银行、不断深化国际化战略的中国银行、身处“互联网+”时代的中国银行、以“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银行”为发展理念的中国银行,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继往开来的使命感,促进信息科技建设再上新的台阶。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电脑》杂志)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