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打造开放式、平台型综合支付服务商

2017-07-19 13:36:29作者: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时文朝编辑:金融咨询网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融合多种新兴技术的基础上,银联积极与EMV、PCI等国际技术标准接轨,向科技公司转型,逐步建立了自身的技术研发体系,对建设自主品牌、服务民生工程形成了有效支撑。

金融科技发展呈现的趋势

图片3.jpg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时文朝

        1.技术创新与金融业务加速融合。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数字货币等信息技术不断涌现。新兴技术正加速与金融业务融合,推动金融服务信息化、货币形态数字化、业务处理自动化,改变着金融服务的商业模式、业务流程和应用产品,持续促进金融业务服务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有效提高金融交易效率、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极大地拓展了金融服务的广度与深度。

        2.技术对业务的驱动作用更加显著。随着科技与金融业务的融合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至金融业务发展的各领域与环节,其对金融业务的驱动作用更加显著。尤其在支付领域,信息技术逐步由支撑业务向引领业务方向发展。支付行业本身就是典型的信息科技行业,无论是信息系统、受理网络,还是受理机具、支付产品等,其科技含量较一般行业更高、技术迭代较一般行业更快,因此信息技术的创新和进步能有效驱动乃至引领支付业务的发展。

        3.系统架构逐步向分布式转型升级。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数据信息爆发式增长,高并发交易和海量数据处理的需求日益增强,集中式系统架构宕机风险加大、系统扩展性较差、维护成本过高、交易处理效率低下等劣势逐渐暴露。分布式系统架构具有多节点并行运行、数据分布存储、动态负载均衡等特征,采用信息读取分离、数据多副本、分库分表等技术实现交易处理高扩展性,多节点保障系统安全,是信息系统转型升级的自然选择。

        4.大数据是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大数据分析挖掘能清晰地刻画出用户的消费特征与消费行为,为机构捕捉需求、产品创新、精准营销、风险防控等决策和操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切实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业务水平。监管部门依托大数据分析,将规模庞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信息转换为标准化的数据语言。梳理其中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能有效提升决策的有效性与时效性。

金融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

        1.运用不当会增加传统金融业务风险隐患。金融科技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推动金融业务快速发展,运用不当则可能给金融业务带来灾难。部分风险较大的金融业务或产品往往披着金融科技的外衣,使金融风险更加多样化、更具隐蔽性;金融科技在为百姓提供全天候、一站式金融服务的同时,也为金融风险传播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提供了可能;金融科技打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界限,让跨行业、跨区域提供服务更加便捷与低成本,与此同时,金融风险的传染性也更强;新兴市场参与主体在风险防范意识和管控能力方面参差不齐,容易造成金融业务风险防范体系的“木桶短板”效应。

        2.技术成果转化效率尚需提高。信息科技成果从研发、测试,到市场应用并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需要完成“惊险一跳”。事实上,国内金融科技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技术成果的转化却不尽如人意,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一是技术创新“羊群效应”明显,跟风现象普遍,往往忽视自身业务发展的实际需求;二是技术创新与应用相割裂,科研机构拥有技术成果但不具备应用资源,企业具有转化条件但很难找到与之相匹配的技术项目;三是技术研发规划不足,科研项目只注重申报不注重验收,只注重前期研究测试不注重后期应用优化。

        3.科技人才结构布局不尽合理。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国内相关技术人才群体不断扩大,但人才结构仍不合理。总体来看,传统技术领域人才相对过剩,新兴技术领域人才缺乏,如大数据、云计算、分布式处理等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较大;既懂业务逻辑与建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规模相对较小。

        4.新技术前瞻性研究有待深化。新技术的前瞻性研究,包括技术本质、运行机理、适用场景、存在风险等方面的前瞻性研究有待深化。尤其是传统金融机构,对新兴技术的敏感度不强,在互联网、移动互联技术领域的创新应用明显落后,错过了金融业务发展的大好时机,亟需做好下一代技术的前瞻性研究,在下一阶段的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部分机构对新兴技术的研究浅尝辄止,对其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评估不足,只是将其作为规避监管、涉足金融业务的基础与跳板,打着“金融科技”的旗号从事非法金融活动。

银联的技术研发体系发展

        银联始终以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发展、促进金融交易高效运行、服务广大社会公众为目标,努力做好技术研发工作。2004年投入运营的自主研发第一代银行卡信息交换系统,首创性地确立了集中处理模式和开放式系统的技术路线; 2011年投入运营的第二代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采用两地“双中心同步运行”系统架构,在提升系统运营能力的同时显著提高了系统安全可控水平; 2011年搭建了国内首个具有金融级预授权担保交易功能、全面支持所有类型银联卡的综合性网上支付平台“银联在线支付”; 2015年联合国内主要金融机构、国内外知名手机厂商等共同推出自主移动支付品牌“云闪付”,以非接触支付技术为核心,融合了SE、NFC、HCE、TSM、Token等新兴技术应用,涵盖芯片卡支付、二维码支付等移动支付产品,具备空中发卡、非接闪付、在线支付等多种功能。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融合多种新兴技术的基础上,银联积极与EMV、PCI等国际技术标准接轨,向科技公司转型,逐步建立了自身的技术研发体系(如图所示),对建设自主品牌、服务民生工程形成了有效支撑。当前,银联正遵照范一飞副行长工作讲话部署,积极完善技术研发体系,力图以技术研发体系为支点,服务好银联“二次创业”与市场化转型,实现向开放式平台型综合支付服务商的升级。

图片4.jpg
银联技术研发体系

        1.以完善的科技人才机制与安全保障技术为技术研发体系保驾护航。强化对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分布式等新兴技术领域的资源投入与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的方式填补专业化人才短板,解决技术研发人才的结构性失调问题。通过管理与专业双通道职位体系为科技人才提供长远的职业规划路径,充分发挥博士后流动站人才培养职能,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型、复合型、学习型、创新型的科技人才队伍。目前已获得数十项省部级表彰与数百项技术专利。在完善传统信息安全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安全芯片、可信服务管理、支付标记化等技术,引领产业各方做好银行卡产业信息技术的国产化商业应用,进一步强化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按照“科技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原则,建立信息安全委员会、各单位信息安全执行组、各部室信息安全员三级信息安全组织架构,筑牢银联信息安全防线,遵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要求优化信息安全管理,通过“计划—执行—检查—改进(PDCA)”的闭环运行机制,落实风险评估、风险整改、制度审阅、操作执行、安全检查、IT审计、问题改进等各项要求。

        2.基于新兴技术构建开放式开发平台。平台化网络是银联价值最突出的载体,平台的建设与开放能力是衡量银联技术研发体系的关键标准。在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应用的基础上,重点依托开源技术、云计算与公共组件建设,提升技术平台的系统支撑能力,推进银联生产云、托管云、行业云的建设与升级;开展体系内数据清洗、整合、加工,引用外部数据构建大数据服务平台,为银联内部、合作伙伴、成员机构等提供上层数据产品与应用支撑;探索成为下一代支付技术方向的智能技术,打造智能化支付技术开发与应用平台,抓住下一个技术应用风口;推动技术平台的整合与重构,建设并完善统一运营平台、营销平台、用户平台、技术开放平台等公共应用平台,在实现技术、数据、资源共享与应用的基础上,推动技术平台的对外开放与商业应用,实现银联开放式技术平台的战略落地。

        3.加强顶层规划与设计,制订全流程的技术研发实施方案。为确保技术研发的实用性与有效性,切实提升技术成果转化效率,银联进一步优化技术研发流程,制订标准化、可量化、动态弹性的技术研发方案。一是提高科技人才对新兴技术的敏感度,加强新技术的前瞻性、原创性研究工作;二是在充分征求政、产、学、研、用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以制度规范、自动化工具、方法论设计等加快做好技术研发路线规划;三是以技术研发路线规划基础,按照PDCA循环改善质量方法,做好技术研发模型的设计,并强化技术专利与知识产权保护;四是做好研发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加强银联标准体系建设,努力实现技术能力和技术标准的对外输出,积极为行业和国家标准建设贡献力量;五是针对转接清算等核心业务系统的改造和优化,基于需求、设计、编码、测试、上线CMMI L5标准工程方法确保核心系统健壮性、稳定性与安全性;针对创新类前端业务采用更加灵活的工程方法和管理机制,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实现快速响应与迭代,加快产品上线速度、抢占市场先机。

        4.做好对内与对外服务,推动技术研发工作落地“最后100米”。搭建技术研发体系的目的是服务业务发展。传统支付市场中,卡组织主要通过制订业务规则与输出技术标准服务成员机构、合作伙伴等,较少涉及具体产品与商业模式的服务。随着支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单纯靠规则与标准已经很难留住合作伙伴与客户。银联以技术研发体系为支点,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与合作方式,通过技术研发实现产品支撑、商业模式、业务流程等方面具体服务的延伸,帮助合作伙伴与客户选择产品、搭建场景、理顺流程、输出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技术研发工作落地“最后100米”。正在推进的银联科技事业部改革是科技服务转型的重要举措。

做好银联技术研发工作的原则

        1.坚守安全发展的底线。安全是技术研发工作的生命线,在“事前、事中、事后”均须把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事故“一票否决制”,遵守央行关于安全生产“三道防线”的建设要求,做好信息系统的安全研发与管理工作。

        2.处理好创新与传统的关系。技术研发创新不是与传统的割裂,更不是漫无目的的技术竞赛,而应是继承式的创新,更好地服务于业务落地。只有做好对金融服务应用技术、业务流程、商业模式等方面的选择性、继承式创新,产生集约化效益,创新本身才具有可持续性与发展潜力。

        3.处理好闭合与开放的关系。只有有效的闭合才能保障技术研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与相关权益,防止因过度开放引入不守规矩者,使规则受到蹂躏。只有充分的开放才能带来技术价值的实现,得到成员机构、合作伙伴等的认可与支持,需要根据技术的不同特性处理好闭合与开放的关系。

        4.坚持以服务民生为出发点。让老百姓安全、便利、经济地享受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成果,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首要目标,也是央行对科技工作的基本要求。

(文章来源:金融电子化杂志)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