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海南农信:本土化创新 跨越式发展

2013-05-30 12:39:41作者:彭青林编辑:
历经6年改革发展,经受住考验,海南农信社在新的历史时期,终于再次成为真正的金融支农、惠农主力军。海南地方金融,也成为省内金融业服务地方经济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一组数字,让海南农信社近来备受关注。

         截至2013年4月底,全省农信社贷款余额490.5亿元,超过了“五大行”,位居全省商业银行第一位。与此同时,存款余额也超过了758.5亿元,位居全省商业银行第3位。这被许多业内人士视为奇迹——因为就在6年前,这还是一个严重亏损、濒临倒闭的金融机构。

         “6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我们不能走传统商业银行走过的路,那样永远会跟在人家后面;只能不断创新走出一条有本地特色的地方金融发展之路,走一条扎根海南本乡本土的道路,走一条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道路。”海南农信人说。

守农村、信农民、懂农业 扎根“三农”海南地方金融破茧成蝶

         自从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关闭以后,海南的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就不再是省内金融机构的主力。

         因此,当2007年8月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农信联社)正式组建,启动海南农信社改革时,许多业内人士并没有看好她的发展前景。

         当时的海南农信社是全国最后一家改革的农信社,长期亏损、实力弱小且主要经营指标已处于技术破产状态,支农惠农作用无从发挥。

         改革之路要怎么走?彼时,正值国内大型商业银行从农村地区全面收缩。但省政府与省农信联社经过分析研究认为,农信社来自农村,优势在农村,改革发展的潜力也在农村,必须扎根“三农”谋求发展。

         200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孟加拉“穷人银行家”尤努斯的到来,让海南农信社找到了改革突破口。时任省长罗保铭与尤努斯拉钩约定,将世界公认的先进农民小额信用贷款技术———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小额贷款引入海南,推动海南农信社改革。

         “尤努斯教给我们最重要的东西是理念:农民是最讲信用的。”省农信联社理事长吴伟雄说。在此基础上,海南摸索出了适合本省特点的小额贷款海南模式,并成立了专门机构和队伍。今天,这支全部由大学毕业生组成的队伍已经从3个人发展到了500多人,累计发放小额贷款金额达到100亿元。让时任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感叹:“看到了中国自己的‘尤努斯’。”

         如果把扎根“三农”实现发展的经验总结为一句话,海南农信人众口一词:“做好农村金融首先要懂农业、懂农村、懂农民。只有把握农业规律才能真正做好农村金融。”这也被他们自己看作海南农信社跨越式发展的最大优势。

         2009年,当生猪价格下跌到低谷时,没有金融机构敢向养猪企业发放贷款,海南农信社却要求主动对接养猪大户和龙头企业的融资需求。2011年,当生猪价格攀上高峰,连房地产商都想开始投资养猪业时,海南农信社却内部通知,对养猪户发放贷款只能回收,不能发放。事实证明,这两次决策都是正确的。近日,禽流感使我省养禽业岌岌可危,各机构唯恐避之不及,海南农信社又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亿元信用贷款支持养禽业。

         事实也证明,“最懂海南三农”的海南农信社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获得了最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全省除海口、三亚两个中心城市外,其它16个市县农信社贷款市场份额在当地均居第一,其中有10个市县的贷款市场份额超过50%。

         历经6年改革发展,经受住考验,海南农信社在新的历史时期,终于再次成为真正的金融支农、惠农主力军。海南地方金融,也成为省内金融业服务地方经济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晒“阳光”、赶时效、拼服务 “超常规发展靠什么?只有使劲创新”

         2009年以前,种植苦瓜为生的屯昌县枫木镇农妇林桂美外号还叫“苦大姐”,家里地少、底子薄、负担重。是海南农信社的无抵押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帮助她扩大了苦瓜种植,搞起了家庭养殖,收入提高了一倍,孩子上了大学,林桂美则是整天笑呵呵的。

 1 2 下一页 尾页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