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金融IC卡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几个问题

2012-06-10 15:36:55作者:中国银联总裁 许罗德编辑:
除了考虑通过IC卡迁移增强银行卡风险防范能力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动因是IC卡存储容量大,可以加载丰富的行业应用,将行业功能与金融功能相结合,实现“一卡通用、一卡多用”。

由磁条卡向芯片(IC)卡迁移,是银行卡产业升级换代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当前,国内金融IC卡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时机已经成熟,现就有关问题谈几点认识。

关于我国金融IC卡发展“弯道超车”问题
        从世界范围看,已有相关国家和地区完成磁条卡向IC卡迁移,并积累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近年来,我国为IC卡迁移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在标准制定推广、技术系统改造、受理环境建设、行业应用、发展模式探索等方面。应该看到,我国大规模推广应用金融IC卡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基础条件。

        从政策方面看,人民银行等部门一直高度重视金融IC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从市场方面看,一是我国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二是我国年轻人群对金融创新、支付创新接受意愿强。金融IC卡性能强大、使用便捷、体验良好,一定会受到年轻人群的欢迎。三是我国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迅猛,为金融IC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前提和基础。四是行业应用需求迫切。越来越多的行业希望利用IC卡存储容量大、处理信息能力强的优势,把行业信息加载到IC卡,实现行业功能与金融功能的有机整合,给民众带来便利。五是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条件已经成熟。全国性商业银行和35家区域性银行已经或正在实施IC卡项目。已有200多万POS终端完成IC卡受理改造,2011年底基本完成所有终端改造;超过10万台ATM终端完成改造,2012年底将基本完成所有ATM终端改造。中国银联2004年已完成转接清算系统改造,具备处理金融IC卡交易能力。中国银联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联合各商业银行建立了一套金融IC卡标准规范体系。

        不仅如此,我国发展金融IC卡具有一定后发优势。境外一些国家和地区IC卡迁移成功,对国内具有引导和示范效应,有利于降低IC卡市场培育成本,同时可以为国内IC卡提供借鉴,少走弯路。特别是我国银行卡已形成联网通用、联合发展的模式,IC卡可以沿用这一模式,为我国IC卡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

        总之,借鉴国际经验,发挥我国后发优势,实现金融IC卡“弯道超车”,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关于金融IC卡多行业应用问题
        从国际上看,IC卡迁移的首要原因在于提高银行卡的风险防范能力。我国除了考虑通过IC卡迁移增强银行卡风险防范能力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动因是考虑IC卡存储容量大,可以加载丰富的行业应用,将行业功能与金融功能相结合,实现“一卡通用、一卡多用”。多行业应用有利于增强IC卡功能,分摊IC卡成本,提高IC卡性价比,有利于实现不同行业信息共享,减少重复投资,节约社会资源。因此,在我国,多行业应用是影响IC卡迁移的关键因素,也是IC卡迁移的重要特色。

        当前,一方面要抓紧推动已有合作的行业应用上规模,特别是社保、铁路、交通、卫生、教育,以及军人保障卡。另一方面要加大新兴行业拓展力度,特别是要以人民银行确定的47个城市为重点,推动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从客户服务、应用研发、技术实现、市场营销、商业模式等方面采取措施,为IC卡的大规模行业应用创造条件。

        在金融IC卡多行业应用过程中,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处理好金融IC卡的金融功能与行业功能的关系。多行业应用,核心是把金融服务功能与行业管理功能加载到同一张银行卡上,使金融IC卡既可以在金融终端上使用,享受金融服务,又可以在行业终端上使用,享受行业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设备共享、服务共享。应该采取务实策略,按照“一个行业、一种办法”的原则,探索多方共赢的业务模式、商业模式,能在行业直接使用的就直接使用,能共享终端的就共享终端,能共享卡片的就共享卡片。

        处理好金融IC卡的个性配置和公共配置的关系。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应用内容和服务功能,应该根据行业需要发展个性配置和应用。但为减少重复投资,节约社会资源,方便用户使用,也应研发公共配置和应用,为每张卡片设计一些基础性、通用性的功能和服务,如用户个人身份信息、卡片基本信息、卡片积分、商旅预订等功能,实现个性配置与公共配置相协调。

        处理好金融IC卡的信息共享与信息保护的关系。从全社会角度看,金融IC卡信息应尽可能实现不同行业共享。但每个行业都有自身诉求,用户也不尽希望信息完全共享,特别是涉及用户个人隐私的信息。因此,必须正确把握信息共享与信息保护的关系,该共享的共享,不能形成行业壁垒,如用户基本信息、卡片基本信息,该保护的要切实保护好,防止用户利益受到侵害。

 1 2 下一页 尾页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