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王汉明:华夏靠科技打造“第二银行”

2015-06-18 17:04:26作者: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 王汉明编辑:金融咨询网
信息科技不再仅仅是促进业务发展的手段,而成为引领需求、创新业务、开拓市场的重要引擎。2015年,华夏银行将继续着眼于打造“第二银行”的发展愿景,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推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助力全行业务发展再上新台阶。

经过不懈努力与积极探索,华夏银行走出了一条系统开发与运维并重、创新与风控并重、技术与管理并重的可持续的信息科技发展之路。2014年,华夏银行着力打造平台、创新架构、强化管理,全行科技安全运营与风险管控能力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有力支撑了业务创新发展。2015年,华夏银行将继续着眼于打造“第二银行”的发展愿景,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推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助力全行业务发展再上新台阶。

图片2.jpg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 王汉明

一、四条主线回顾2014年信息科技工作
  
        1.建设集约化平台,安全运营能力稳步提升  

        一是实施“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建设监、管、控一体化系统监控体系。通过借鉴ITIL、ISO20000等国际标准及同业在IT运维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与经验,创新研发交易路由监控总览、实时交易监控、模拟探测监控和机房监控动态3D动画等新功能;在对硬件设备进行资源级监控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对核心、前置、三方存管等32套关键系统的交易级监控,实时掌握每笔交易的运行情况,对系统可能发生的故障实现提前预警。目前,已陆续完成总行76套应用系统以及34家一级分行主要系统的实时监控,建立了“人员+系统+基准值”三位一体的监控体系,基本实现系统异常事件的“早发现、快处理”。

        二是创新“异构双前置”模式,确保关键系统的高可用性。结合华夏银行自身实际情况,研究并设计了异构“双前置”应用系统架构,真正做到差异化的硬件环境、差异化的软件平台和差异化的应用处理,确保当某一个前置系统应用基础平台出现异常时可自动切换至另一前置系统,规避单一前置系统的底层缺陷或平台缺陷导致的系统全面瘫痪。同期完成了理财、资金、银保通、三方存管、外汇清算等系统的集群改造,进一步提升关键系统的高可用性。

        三是实施全方位、立体化、自动化的限流措施,有效防范单一系统异常造成大范围交易阻塞的风险隐患。通过发起渠道、交易码等维度限流,采取自身流量控制与中间件限制交易并发数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交易类型限流;基于历史交易量数据,设置“业务增长”缓冲区域,通过应用服务进程数自动获取、释放等方式实现交易双向限流。目前华夏银行所有信息系统均已实现限流功能,重要信息系统在主要业务时段的整体可用率达到99.9%以上。
  
        2.加快科技创新,信息科技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一是研发智慧网银系统,实现智慧搜索、智慧匹配、智慧提醒和智慧导航等功能,率先提出专用屏无障碍服务和电子地图等创新功能,实现客户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和一体化,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

        二是推广微信银行、直销银行、普惠基金宝、普惠理财宝、智能客服等电子银行产品与服务,增强了电子银行竞争能力。

        三是投产金融IC卡多应用系统,并与中国银联TSM(可信服务管理)连接,研发手机空中写卡、空中圈存、远程消费和近场支付等功能,实现手机端线上有卡安全支付和线下有卡消费的有机融合。

        四是顺利完成人民银行第二代支付系统切换上线,实现资金的“一点接入、一点清算”,资金清算效率进一步提升。五是影像集中处理系统一期成功上线,完成小型支行和社区支行相关系统改造,增加自贸区业务系统功能服务,优化支付融资系统(平台金融)与信贷系统等,有力支持了华夏银行业务服务能力的提升。

  3.加强灾备建设,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一是异地灾备中心正式投产运营,全行初步形成以北京中金机房为生产中心,北京西三旗机房为同城灾备中心,苏州联通机房为异地灾备中心的“两地三中心”架构,业务连续性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是借助自主研发“一键式”切换平台,实现生产环境到灾备环境主要切换步骤的“自动化”处理,使华夏银行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几家在不影响第二天正常营业前提下,实现异地灾备中心全部重要系统全面切换演练的银行。

        三是完成全部34家一级分行同城灾备中心建设和真实切换演练,分行对各种灾难场景的应对能力和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均有较大提升,初步形成覆盖“总、分、支”的三级灾备体系。
  
        4.强化科技管理,信息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加强架构管控,完善技术与数据标准体系。华夏银行已建立数据通用标准9项,IT基础设施标准6项,应用研发运维标准24项,信息安全标准2项,信息交换标准1项,促进了系统与数据的有效整合。

        二是加强项目过程量化管理,不断提高项目研发的质量与效率。持续完善应用开发过程管理指标库,利用进度偏差、缺陷率等量化指标评价,有效促进了各责任室、相关项目公司开发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三是建立版本投产风险评估机制,从开发过程和投产过程两个方面开展风险评估。

        四是创新商务管理,推行招标与竞争性谈判相结合模式,实施重点项目总包制,加大与原厂商谈判力度,推广硬件资源池,整合总分行设备及维保需求,投入产出效率不断提升,全年设备采购和通信线路租用平均价格同比下降13.54%。五是对主要外包商的合同履约分级评价,评价结果分别向人民银行、银监会等监管部门报告,有效促进了外包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二、2015信息科技:从手段到引擎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支付、近场支付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领域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涌现,信息科技不再仅仅是促进业务发展的手段,而成为引领需求、创新业务、开拓市场的重要引擎。2015年,华夏银行将以开放的心态迎接互联网金融挑战,加快研究规划和系统部署,全面提升互联网时代银行的综合服务能力。
  
        1.以“积极稳妥”为原则,推进安全可控技术应用
  
        近年来,受“棱镜”事件影响,信息系统安全可控工作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未来华夏银行将进一步加强安全可控工作。

        一是要以安全稳定运行为原则,以掌握核心知识和关键技术为手段,以确保安全可控技术使用率达到监管要求为目标,积极稳妥地开展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着力做好应用安全可控信息技术的整体规划。抓紧完成信息科技子规划修订工作,从标准、制度、流程、工具、岗位、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好支持和保障。

        三是加大推广国产化实施力度,探索替代小型机的技术路线,积极试用、推广国产存储、数据库等技术。

        四是提高重要系统掌控率,自主掌握设计原理、架构特点、源代码及文档资料。

 1 2 下一页 尾页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