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金融最容易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结构、衍生、套利、杆杠,让金融成为财富膨胀的催化剂,随之而来的是风险的不断累积。所以监管要求金融“回归本源”,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回归到“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这个根本。我们从银联数据扮演的角色、创造的价值出发,在金融与科技之间找到了一个关联点,确定了“科技为账户增值”的新使命,提出了成为“全球领先的账户服务专家”的新愿景。
银联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 王炎方
三个关键词
1.账户
账户是记录业务信息的载体和标记形式。随着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账户更多体现为数字化、标记化和生物信息化。但是,账户信息的本质还是数据,账户服务也就是数据服务。为银行提供系统和数据服务,正是银联数据的价值所在。在从“卡基支付”向“账基支付”加速演进的过程中,虽然交易界面和交易载体、形式不断改变、进化,但支撑其业务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体系并没有改变。所以,我们将推进各类账户的融合创新,在银行、保险、证券的资金存管、行业应用、第三方支付、电商消费等场景中,输出账户系统和服务体系。
2.科技
从某种意义上说,银联数据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我们认为,在这个阶段,利用“大、智、云、移”技术构建基于数据的金融服务生态体系是金融科技的发展方向。对区域性银行而言,银行的长处和重心是通过本地化优势更好地获客,建立高黏度的客户关系,从而提高收益,而在产品、IT系统、数据分析等领域,可以通过采购专业化服务外包,以一种更轻巧、更实用的方式参与竞争。
3.增值
未来我们要继续通过科技,带来产品功能的不断完善,让用户真正感受到产品的简单、高效、便捷和安全,实现体验增值。我们要通过科技,降低客户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让资源配置和系统运营更高效,实现管理增值。我们要通过科技,挖掘每一个账户的价值,让客户业务收益更大,实现业务增值。我们还要通过科技,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共同把蛋糕做大,实现产业增值。
依托数据平台输出数据应用
金融业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源,如何将这些数据价值挖掘出来,将数据优势转化为业务优势,银联数据投入了大量资源。
1.整合数据资源
我们已经建立了大数据平台,在现有核心账户系统数据基础上,还将整合外围系统数据,提高数据的覆盖度。通过打通数据运用的各个环节,推动数据的快速流转,有效提升业务运作效率,实现模型策略和系统之间的相互策应。
2.输出数据应用
我们将通过数据的加工、整合、提炼,输出包括包括获客能力、风控能力、运营能力在内的数据运用能力。以获客能力为例,通过数据挖掘获取客户自身属性和用卡行为的内在关系,形成全面、客观的客户标签,设计有针对性的产品权益和营销方案,做到精准营销,降低获客成本、提升用户转换率。还可以利用模型等量化工具,对一些次优级客户进一步细分,结合价格敏感度模型,提供其他消费信贷产品,这样既满足这部分客群资金需求,又通过风险定价有效覆盖风险,增加业务收益。
3.提供全方位的咨询和数据应用解决方案
我们的大数据服务平台可以帮助客户银行提高“识客、达客、获客、活客”各阶段业务能力。未来,我们将持续优化大数据平台的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洞察服务;提供多维度的客群触达和定向营销渠道;丰富客户引流资源,快速提升获客能力;引入优质商户资源,持续挖掘各类客群的价值,从而帮助客户银行实现经营能力和业务收入的全面提升。
运用AI提高业务智能化水平
银联数据将在智能客服、智能投顾、智能风控、智能运维和监控等领域加大投入,帮助客户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业务运营效率,减少业务操作风险。
已经投放市场的智能客服系统集成了多项人机交互技术,通过语音语义识别准确获取用户表达的真实语义,通过智能决策和客户有效互动实现多样化、多场景的应用需求,还能利用机器学习不断完善系统模型,如对用户提问数据的热点分析、新词发现和自动聚类分析等。
人脸识别技术也应用于网申平台,以丰富产品功能,也为相关技术的深入应用打下了基础。为了完善账管系统、丰富策略模型应用场景,大数据平台在导入外部数据的同时,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对客户进行画像,实现不同客户的精准管理。
加强云计算能力,确保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为更好地为我们近200家客户提供更灵活、更安全的系统服务,我们已经启动第三代账户系统研发。
银联数据成立之初,为帮助区域性银行尽快打开信用卡业务局面,我们将从国外引进的系统进行了改造,形成了第一代系统,投产后极大促进了中小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当行业从“跑马圈地”转向“精耕细作”时,银联数据又根据多年积累的技术和业务经验,完全自主设计、开发了第二代系统。第二代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平台即服务、软件即服务的云计算平台,与第一代相比,各方面性能都得到了大幅提升,领先国内同类产品,还获得了央行颁发的银行科技发展的二等奖。目前,使用这一代系统的客户数超过百家,市场份额超过了70%,运营的有效账户近1亿户。
我们现在又在研发第三代账户系统,将在现有基础上,融入开放互联的设计理念和思路,如微服务、多活、并行调度、异步处理等,同时根据业务流程重构内核和数据库,实现真正的云部署和参数化、个性化的系统配置。同时通过API服务接口,实现各系统的无缝对接,满足金融机构开放和生态融合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会持续完善金融云服务平台建设,在不远的将来,覆盖开发、测试、生产各环节的银联数据金融云也会全面投产。
构建移动互联新生态,延伸智能金融服务
银联数据将进一步加强移动互联技术投入,花大力气优化网申平台、手机银行等渠道产品,提高用户体验。我们还将借助账户分类管理的契机,给我们的直销银行产品增加更多的功能和服务,比如利用二类账户的通道,在直销银行上实现小额高频信贷业务等功能。我们还要在自身国际化的同时,帮助客户银行拓展国际业务。目前,银联数据已经开启了国际化进程,推动账户系统国际化,也带着国内先进的移动支付技术开拓国际市场,促进账户系统的移动化。最近,我们就为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开发了符合EMVCo规范的二维码支付手机应用,帮助客户开拓境外移动支付市场。
2017年4月,银联数据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上海荣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今后,银联数据仍将以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为主,荣数则侧重业务流程外包,通过母子公司的协调联动、通过更丰富的平台产品,服务好账户的全生命周期,努力成为“账户服务专家”,真正做到“科技为账户增值”。
(文章来源:金融电子化杂志)
保险业发展中的创新点在哪里?保险IT对于保险业创新的价值又在哪里?文思海
从国际结算到贸易金融,是近年来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发展路线图。从单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