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中国银行:提升全球一体化信息科技服务水平

2015-05-26 09:46:46作者: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科技部 余彤 刘秋万编辑:金融咨询网
2014年10月欧非批次成功投产,实现了中国银行2/3以上海外机构系统版本统一、集中部署和一体化运营管理,标志着全球一体化服务能力得到长足发展。

中国银行秉持“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银行”的战略理念,以“服务全球、支持多元、引领创新”为科技发展目标,全面深化信息科技治理机制建设,扎实推进海外信息系统整合转型工程,持续优化提升现有系统,不断健全科技风险管理体系,提升信息科技全球服务支持能力,推动信息科技战略转型。

一、海外信息系统整合转型项目再创佳绩

  在国内IT蓝图项目建设圆满收官的基础上,中国银行致力于将国内服务能力的成果与优势延伸到全球,拉开了海外信息系统整合转型工程的序幕。自2013年9月亚太批次成功投产以来,系统运行稳定,IT运营能力和业务支持水平得到中国银行海外客户、各投产分行和监管当局的广泛认可和支持。2014年10月欧非批次成功投产,实现了中国银行2/3以上海外机构系统版本统一、集中部署和一体化运营管理,标志着全球一体化服务能力得到长足发展。新系统投产将为中国“走出去”客户提供更加完善、高效、多元的优质服务,为继续扩大人民币国际化的领先优势提供切实保障,为增强多维度、多层面撮合交易能力提供广阔的国际化平台,对中国银行科技建设、业务发展乃至参与全球竞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海外信息系统整合转型项目实施进程中,总行科技部门、业务部门、各海外分行、国内对口支持行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直面多国家、多语言、多时区、多监管、多系统、多特色等诸多挑战,对海外核心银行系统、外围系统及分行特色系统进行改造,顺利完成了业务差异分析、方案设计、开发测试、培训演练、投产切换等各环节工作,并在项目实施期间充分做好海内外监管遵从工作,以国际化的专业水准获得了海外监管当局对项目实施的高度认可。

二、IT项目实施能力迈上新台阶

  2014年,中国银行成功投产完成8个批次共315个项目,投产IT项目数再创历史新高,有力支持了业务发展。其中,既包括中央财政授权支付、全球现金管理等大客户类项目,人民银行二代支付、中国银行人民币跨行支付系统等监管类项目,“五个一”体验优化系列等客户体验提升项目,中银开放平台二期、中银易商等新技术应用类项目;更通过跨境人民币清算项目全面助力人民币国际化业务拓展,通过上海自贸区建设二期项目有力支撑了中国银行在自贸区业务上的绝对领先优势,通过阿布扎比、新西兰、孟买等独立设行项目的实施为海外机构拓展开启了全新模式;在提升业务功能的同时,还通过优化应用监控日志、批量日志改造、应用系统历史数据及日志清理、ICCD架构优化、ETOKEN令牌优化、主机及开放平台CICS交易分类等项目的实施,全面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三、现有系统持续优化提升

  1.全面开展IT架构重检

  近年来,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形势和技术环境均发生了深刻变化,为更好地适应全球范围内业务和技术的发展趋势,保持IT架构规划的前瞻性、完整性和先进性,中国银行于2014年初启动了现有IT架构重检工作。

  近一年的IT架构重检工作,通过跟踪了解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架构设计的理念和发展成果,对现有系统架构进行回顾及评价,将现有IT业务支持能力按照客户信息管理、渠道服务、客户服务、产品服务、业务集成、数据和分析6大类、135个维度与全球各类银行进行了对标分析。根据梳理出的薄弱环节,以现有IT蓝图应用架构规划为基础,结合业务和技术的发展要求以及最新的应用架构设计理念,完成面向未来技术发展方向、适应业界生态发展趋势的应用架构规划修订完善,提出应用架构规划修订建议及具体实施路线图。

  2.着力改善客户体验

  以整体性、全局性、顶层性工作为抓手,持续构筑客户体验改善的基础性环境。首先,落地实施蓝图过渡系统和系统对接专题研究成果,针对各具体应用领域进行系统立项实施:完成客户信息整合项目需求梳理及架构方案制定,深入研究客户信息在各个渠道系统和产品充分使用,全面推动客户信息的完善与使用,着力构建涵盖产品持有、渠道服务、接触历史、资产负债等动态及静态信息在内的客户信息完整统一视图。其次,在多个重点项目推进实施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改善客户体验的流程机制,提升实施效果:主动推动单点登录系统实施,解决多系统、多ID、多登录页面的现状,提升内部客户体验;专题研究利率、费率分区域、分客户差异化定制,根据市场情况及中国银行现状编写需求分阶段实施;与相关业务部门成立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联合需求研究小组,利用技术手段解决客户体验细化难点。

四、积极推进网络银行建设

  中国银行以开放、积极的态度迎接互联网金融新挑战,着力构建新技术条件下的移动互联金融生态,按照“统一规划、双轮驱动、紧密融合、相互促进”原则,大力推进网络银行建设。根据网络银行发展愿景,制定完成网络银行IT系统基础环境建设及部署方案;适应网络银行系统架构特征,制定并规范中国银行x86平台及开源软件标准及选用策略;完成网络银行相关金融企业移动应用风险研究与实践技术专题研究;初步搭建完成中银易商平台,陆续推出了网络通宝、网上商城、虚拟支付、出国金融、养老宝、E社区、全球企业投融资信息在线服务、汽车产业链在线综合服务、中银财务管家、用户中心等多项移动金融创新产品。

五、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自主可控推动力度

  一是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灾备环境建设目标,完成总行T1-A、T1-B级系统灾备环境建设;积极落实2014年内完成全辖各分行灾备建设的规划要求,34家分行均在2014年内完成了本地网络级灾备建设工作;从机制流程上进一步规范灾备建设要求,统筹规划系统灾备定级及实施,形成新建与补建并行开展、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的良性发展局面。

  二是全面推进信息技术自主可控工作。成立专项组织架构,进行总体政策研究与组织推进,制定具体目标及实施路径,建立配套保障机制。采用架构转型及局部替代双管齐下的实施策略,不断优化产品准入机制,重点突破关键领域,加强与国产厂商的产学研用机制建设,在保障安全运行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自主可控工作。

六、深入开展“信息科技安全年”活动

  2014年,中国银行以提高科技风险管控能力、提升生产安全运行水平、提升数据安全防护能力、提升应用软件产品质量和安全功能为主要目标,在全辖深入开展了“信息科技安全年”活动。活动紧密围绕“严格管理保安全,提升质量促安全”的主题,重点解决全行在信息安全治理和安全技术方面的突出问题,完善信息安全制度体系和科技风险量化指标体系,提升全行信息科技风险管控能力,实现产品质量水平的突破和安全运营指标的提升,遏制重大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同时,通过开展信息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安全意识在线测评、安全专业培训等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全行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安全人员的专业技能,并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信息安全专业资质人才。中国银行组织全辖信息安全骨干参加了CISA安全审计师集中培训认证,取得通过率98%的喜人成绩,刷新CISA考试国内机构通过率的最高纪录。在全行上下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信息科技安全年”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完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架构与机制

  按照监管要求,结合中国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理念,明确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架构,以及目标、范围、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和流程,为开展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有效指导。结合监管要求、行业最佳实践以及本行风险评估结果,组织总行风险管理二三道防线和部分分行,通过对600多个风险点进行梳理分析、对 200余个风险量化指标进行定义,初步形成由指标库、风险评估方法、指标管理制度与工具组成的信息科技风险量化指标体系。该体系也将成为中国银行全面监测信息科技风险关键控制领域的指针标杆。

  2.提升网络安全与数据防护能力

  组织制定全行数据防泄漏工作规划,试点实施数据防泄漏重点项目,加强对银行商业秘密信息和内部敏感信息的保护。在完成试点的基础上,已开始在全辖全面推广,以进一步加强对移动介质使用管理、商密文档的保密管理以及网络准入控制机制的优化提升,提升全行终端信息安全管控水平。在总行互联网接入口部署敏感信息监测和防泄漏系统,增强互联网边界防范敏感信息泄漏的能力。

  3.提高信息系统灾难应急恢复与业务连续性管理水平

  完善全行重要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责任、机制与流程,确保在重要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做到及时报告、信息传递通畅、上下联动、处置有序,最大程度降低突发事件影响。完善突发事件事后处理机制,定期开展信息系统安全生产例会,通过事件通报、定位原因、落实整改、明确责任等流程,将突发事件转换成为具体问题持续跟踪处理解决。2014年10月15~16日、11月29日分别顺利完成国内重要信息系统非计划性灾备切换演练和海外重要系统灾备切换演练,其中国内系统演练期间,总分行科技部门、风险部门及相关业务部门成功组织实施了部分重要金融服务的业务连续性应急演练;海外演练期间,首次实现重要系统的分优先级分批次的异地灾备系统恢复,实现了系统和业务恢复时效性的提升。

        2014年,中国银行信息科技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成果斐然。2015年,中国银行信息科技工作将以“信息科技治理提升年”为主题,以“强化信息科技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全球一体化IT服务能力”为主线,持续优化信息科技专业决策机制,积极推动科技与业务的融合互动,有力支持集团战略实施,为建设最好的银行输送不竭动力。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电脑杂志)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