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互联网金融新常态:社区金融生态圈

2016-01-29 16:25:03作者:中国农业银行科技与产品管理局 刘刚 何启翱 刘君 方渊编辑:金融咨询网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社区金融的多元化。 “社区电商- 社区金融”模式已然成为互联网金融领域新的“蓝海”市场和竞争热点。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转型期,经济增长方式发生着深刻变革。金融脱媒加快,利率市场化推进,传统银行的发展空间正在收缩。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各行各业纷纷向网上转移,互联网企业依托技术平台衍生的网络生态链、海量的用户交易数据、灵活便捷的商业创新模式,不断挑战银行在传统经济活动中的核心地位。互联网金融引发的技术脱媒、渠道脱媒正在逐步削弱着银行传统金融中介功能,挤压银行的生存空间。

互联网金融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方向

        传统金融企业纷纷做出改变和调整。建设银行于2013年推出了集B2B、B2C 为一体的“善融商务”平台;交通银行随后建设了“交博汇”,尝试“银行做电商”;工商银行更是明确提出电商业务将作为建设“E-ICBC”信息化银行的核心战略举措,并在2014 年1 月推出“融E 购”;随后,中国银行也依托“中银易商”试水电商业务。互联网化和跨界经营依然变成了国内银行业发展的一种新的潮流趋势和常态。

        新技术给银行带来了更多发展契机和挑战。以移动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技术发展促生更多新的商业模式和业态,各方都加快了向移动领域布局。2014 年“双十一”天猫商城手机端成交量占到总量的70%,同年12 月百度手机端营业收入正式超过PC 端,李彦宏宣称百度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公司。更有甚者,LBS、物联网、近场通讯等一批新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使得更多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行业和领域应用成为可能。专门从事快餐速递的百度外卖、专业生鲜电商坨坨公社、汽车服务电商易快修等新的业态层出不穷。新的移动技术使得传统电商面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有了解决可能,线上线下一体化的O2O 服务模式得到充分发展。同时,随着国家城镇化战略的逐步升级,住建部颁布《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国务院建立全国社区建设部级联席会议制度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更是促使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通过整合线下本地化商务流通体系,形成针对农村集镇和城市社区等人口密集区域的本地化电商生态体系成为新的常态发展方向。

金融同业社区金融发展情况分析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社区金融的多元化。沃尔玛2015 年初在其1 号店平台上推出了3 小时送到家的“小区雷购”,春节期间在北京就开通了23 个站点;顺丰早在2013年开始尝试通过“嘿店”构建社区周边的物流电商;拉卡拉在全国300 个城市布放了“开店宝”瞄准社区电子商务;叮咚小区、小区无忧、彩生活等新出现的专门针对城市社区服务的互联网平台不断涌现。而银行这边,中国银行“中银易购E 社区”已经注册小区7000 多个,签约物业3000 多家;平安银行“口袋银行”的“口袋社区”与碧桂园等房地产企业合作,探索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社区金融体系建设。“社区电商- 社区金融”模式已然成为互联网金融领域新的“蓝海”市场和竞争热点。

        社区金融近年来已经成为了银行业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和研究课题。在国内,按照其发展模式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以物理网点为先导的“社区银行”模式。在国内,“社区银行”最先由民生等股份制中小银行引入。一方面是作为传统网点的替代方案,解决中小型银行线下渠道和门店较少的困难;另一方面也是尝试利用其深入社区、高用户粘性的典型特点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构建城区金融服务的毛细血管。民生银行曾计划在全国布设1 万家以上的社区网点,兴业、光大等中小型股份制银行都曾提出过类似的规划,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也进行过试点。但正是由于“社区银行”在国内仍是相对较新的一种业务模式,在监管政策和风险防控等方面仍存在很多的空白和有待探索的地方,其业务模式一直未获得较大范围的推广和发展,线下渠道相对较为完善的大型银行大多没有积极跟进。

        以互联网平台为先导的“金融生态圈”模式。在银行通过“社区银行”试水社区金融的同时,一些同业和互联网公司开始尝试通过基于线上的互联网平台,在整合线下本地化商务服务、金融服务和各类公众服务的基础上,融入社交和内容等基础性服务内容,围绕社区构建一个线上线下O2O 一体化,可自我循环、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本地化金融商务生态系统。大体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种是以线下的C 端服务为突破口,通过以营销为主的方式来整合社区线下的各类服务资源构建生态圈。阿里的支付宝物业管理平台、叮咚小区和平安银行的“口袋社区”是代表。该模式投入成本较低,较易实现。但因其资源整合不足,难以形成完整的商务生态链,易导致服务模式单一,客户黏性不够。

        第二种是以线下的B2B 商务体系为突破口,构建社区生态圈,典型代表是拉卡拉。该模式充分利用线上平台的信息优势,从线下的供应链入手,整合和引导本地已有的商务体系,易形成围绕社区的完整的商务生态生态链。但其需要一定的前期投入,同时由于对社区居民的应用需求场景考虑不足,导致C 端用户的黏性不够。

        第三种是以综合性社区服务平台为基础,以物业公司为突破口,通过对线下服务资源的全面整合构建形成社区生态圈。主要代表有花样年“彩生活”、万科“住这儿”、绿城“幸福绿城”、开元旅业“幸福社区”等。该模式由于其与社区居民和商户有很高的天然黏性,在推广和运营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同样由于这一模式是由物业公司主导,银行生态圈的构建、推广和运营中难以获得主导话语权,多以提供后台支付通道服务为主,并成为金融产品的可选提供商。

开展社区互联网金融的必要性

        通过对社区金融业态长时间的跟踪、了解和分析,我们认为学习互联网创新思维,利用互联网技术,以社区金融为突破口,构建以商业银行为核心的社区金融生态圈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

        是发掘互联网发展新“蓝海”,引领互联网金融新常态的有力武器。社区电商模式属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新兴产业,是当前互联网公司和大型电商尚没有涉及的新兴领域。凭借社区平台,通过整合本地化的服务资源,围绕本地社区居民,提供贴身的生活服务。既充分借鉴了综合化大型互联网平台成熟的商业模式和经验,又很好利用本地化运作优势获得超强的用户黏性,避开与互联网公司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上的正面竞争,还可以凭借银行相对成熟的线下网络,在本地化资源整合上取得竞争优势,巧妙切入互联网金融蓝海市场。

        是推动网点业务转型,探索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必然要求。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大发展,传统商业银行庞大成熟的线下网点愈来愈成为银行难以背负的负资产。社区金融生态圈的构建能够帮助银行网点“走出去”,深入社区、深耕周边,为开展“行商”服务和客户联动提供很好的渠道和工具,同时也可以探索更加精简和成本更低的线下社区网点运营模式。此外,按照中央“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商业银行加大扶持中小微企业的力度是符合中央和国家战略要求的举措。银行通过社区互联网平台,能够帮助社区周边小微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打开互联网销售渠道,建立更为紧密的上下游联系,同时给予平台积累的信息能够有针对性地为社区周边商户提供定向金融服务,并有效帮助银行加强风险防控,为银行探索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和服务小微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社区金融生态圈针对社区商户和居民提供了一整套的平台解决方案,能够帮助银行从过往的单一产品营销模式向“平台战略”模式转移,是银行探索线下网点转型、服务小微企业,探索公司联动的业务模式,推动自身业务经营转型的必然要求。

        是构建城乡一体的联动服务模式,探索服务“三农”的新思路。长期以来,我国农副产品的“难卖”问题一直是困扰“三农”战略的首要问题。基于社区金融生态圈的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农社对接”、农产品团购等多种新型的“三农”互联网商务模式,帮助农民直接定位客户,开拓更广阔的农副产品互联网销售渠道。甚至可以凭借互联网平台的信息管理和数据分析优势,提供农副产品销售的质量监控和产品来源追溯等增值服务,为银行“三农”客户的农副产品销售提供更多质量保障,创造更多品牌效益。

银行构建社区金融生态圈的一些思路

        银行构建“社区金融生态圈”应该采用以下思路:抓紧构建商业银行自有的社区电商平台,通过与物业公司强强联手,整合社区周边的商务服务和公众服务资源,并融入针对性设计的社区金融服务产品,建成集电商、金融、物业服务于一体的社区金融生态圈。

        从平台产品内容来说,需要围绕社区居民整合电商、金融和公众三大服务内容。其中公众服务是银行打入社区的突破口,包括故障申告、物业维修、社区公告、社区论坛等社区居民日常能使用到的服务内容入手能取得较好效果,对于有条件的社区可以提供门禁管理、家政服务等功能;同时为了提高物业公司积极性,可以整合服务物业公司的内部ERP等功能。在条件允许的地域,可以引入政府资源,开展政府补贴发放、公告通知等公众服务。

        社区周边的“一公里商圈”服务是生态圈获取用户黏性的关键,也是银行通过支付产品将金融服务嵌入用户生活场景的关键。“一公里商圈”可以从社区超市、餐饮企业入手来整合商户服务资源。对于服务资源丰富的社区可以整合例如医疗、娱乐、宠物等更多类型商户资源,甚至可以针对商户上下游企业和社区居民本身整合更多B2B 和C2C 服务。

        金融服务是银行获取实际收益的来源和最终的目的。在金融服务方面可以从最简单的水电煤、物业费、停车费等打击缴费服务入手,获取用户,沉淀资金。并逐步嵌入社区理财、信用卡积分消费等更多产品,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点并行开展便民取现、预约取现、上门理财等线下服务,甚至可以在逐步积累数据的基础上,试行圈子营销、精准营销、同心理营销等营销手段,开展数据网贷、供应链融资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为了实现以上几大服务体系的融合,银行除了提供基本的平台和信息服务,最重要是要将支付产品尽快剥离形成独立的服务体系,形成近场、远程、批量代扣、预期支付等一系列的支付产品接口,根据以各类产品服务应用场景的需要,将公众和电商服务与金融服务相融合,形成商务“闭环”。同时,在逐步积累数据的基础上,银行可以根据生态圈参与者的需要,开展居民征信、商户评级、农产品信息追溯等信息数据服务。初步设计的社区综合化互联网商务平台产品体系如图1所示。

图片1.jpg
图1 社区金融生态圈产品体系。

        从平台架构来看,为了满足社区生态圈中多种类型的应用场景要求,平台应采用“云+ 端”的模式构建。其中云端平台将集中管理以上的应用服务产品,按照全渠道服务模式为从多种终端入口进入的访问需求提供服务。终端设备大体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为社区银行或周边网点提供的智能设备,例如超级柜台、自助发卡机等,主要以自助模式为客户提供银行的金融产品服务;第二种为各种类型的支付和网络终端,主要为加盟商户提供订单管理、支付转账、订货服务等,例如平板支付电脑、智付通电话等;第三类主要是社区居民的移动电话、移动电脑等个人终端设备,银行以提供APP 和网站的形式,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可以方面的在线服务资源。

(文章来源:金融电子化杂志)

扫码即可手机
阅读转发此文

本文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