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快捷搜索
- 全站搜索
在经历了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大中型城商行正处于关键性的“战略转折点”上,整体经济环境、传统商业模式、金融市场改革以及技术手段创新均对大中型城商行的持续盈利能力构成严峻挑战,同时还面临着净利润增速下滑、总体盈利能力不足以及利润来源单一等问题。为了实现“前瞻性转型”,大中型城商行必须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坚持专业化经营,精准定位客户,做强优势业务,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整合内外资源,形成核心能力和局部竞争优势,才能在未来愈加激烈的银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大中型城商行已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节点
目前,全国共有140多家城商行,群体内差异性较大,业界一般将资产规模1000亿元以上的认定为大型城商行,资产规模500亿~1000亿元的认定为中型城商行。大中型城商行在发展战略、经营管理上与专注于小微金融、社区金融的小型城商行已经有显著区别,一方面,它们已经具备了较全面的客户基础、业务结构、专业人员和产品序列,普遍存在“做大”的规模情节和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同质化竞争的倾向;另一方面,在规模和效益的绝对水平上它们尚不具备和国有银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直接竞争的能力,在当前外部经营环境发生重大改变的条件下,大中型城商行要在国有大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重围之中实现突破,必须实施战略转型,集中资源探索建立适合于自身的商业模式和赢利模式。对于那些专注于小微金融、市场定位清晰、经营特色突出、盈利能力较强的小型城商行而言,其实不存在战略转型的问题,要做的就是坚持自己的市场定位战略,提升专业化经营能力。
从战略转型的理论分析来看,大中型城商行正处于需要实施战略转型的关键时点上。在过去十年中,大中型城商行把握了成长壮大的关键机遇期,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银行业整体繁荣的基础上高速扩张,规模和效益均呈现大幅增长。但是展望未来,它们将面临整体经济环境、传统商业模式、金融市场改革以及技术手段创新四个方面的严峻挑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战略转折点到来之前充分准备,沉着应对,才能真正实现前瞻性转型,规避危机性转型可能带来的沉重成本。
经济增速放缓,大中型城商行面临下行周期的考验
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银行业也经历了迅速发展壮大的过程,其中城商行的发展更为迅速,总资产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6.75%,远高于银行业的平均增速18.89%,占银行业比重也不断提升,从2005年末的5.1%上升至2012年末的9.4%,2012年末总体不良率仅为0.81%,低于0.95%的商业银行总体水平。
但是应该注意到,城商行这十年来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中国经济的上行周期以及银行业的整体繁荣,尚未经历经济下行周期的考验。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发展方式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新阶段,GDP目标增速和实际增速均将呈现显著下行,限制了银行资产规模扩张的能力,同时前期大规模投资产生的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并将最终体现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资产质量恶化压力增大。由于城商行经营区域较为集中,无法像国有银行或者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一样充分分散个别经济区域或产业的系统性风险,在经济下行周期当中将会面临更大的持续盈利和风险管理方面的挑战。
利率市场化程度加深,大中型城商行的盈利模式受到冲击
城商行由于经营起步较晚,业务结构尚不完善,商业模式较为单一,相对于国有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更为依赖传统的存贷差盈利模式。16家上市银行2012年的年报显示,三家上市城商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最低,而净利差最高,依靠存贷差为主的盈利模式和较高的净利差水平,三家上市城商行在2012年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利润增速。
但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银行之间竞争的加剧,银行如果仍然仅仅依靠价格等传统手段进行竞争,将会迫使净利差水平迅速向下限收敛,由此带来银行业整体利差水平的显著下降。由于银行业资产规模的增速很难复制十年来的高速增长,对于过度依赖存贷差收入的城商行而言,利差水平的下降必然导致收入和利润增速放缓,甚至有可能出现收入和利润的整体下滑。
金融脱媒形势加剧,大中型城商行业务转型迫在眉睫
伴随着利率市场化,对城商行的经营模式和盈利能力构成巨大挑战的还有金融脱媒。2002年以来,社会融资总量从不足4万亿元攀升至2012年的15.76万亿元,年化复合增速22.86%,而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占比却呈总体下降趋势,由2002年的91.90%下降至2012年的52.10%。
一方面,企业债券市场飞速发展,对银行贷款形成很明显的替代作用,我国金融体系中传统的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正在转变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重的结构。另一方面,由于监管部门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等一些行业贷款投放的限制,这些企业不得不转向表外融资的渠道满足资金需求,造成银行表外融资体系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直接融资特别是债务资本市场的开放不仅为银行的优质客户提供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流程也更为方便的融资渠道,同时也提高了这些企业在间接融资方面的议价能力,城商行由于客户基础较为薄弱,优质客户贷款需求和银行贷款议价能力的下降对城商行利息收入的影响将更为明显。
纵观中国银行业所经历的转型与发展,目前所实现的业务模式创新仍具备“以点
直销银行即使作为传统银行的渠道价值存在,金融互联网化的趋势和直销银行在